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小吃] 老北京小吃-焦圈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1

老北京小吃-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种古老食品,制作比较麻烦,由于劳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时间常断档。说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个“焦圈俊王”,原是“南来顺”职工,已故去。他的技艺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具有香、酥、脆的特点,放在桌上,稍碰即碎,决无硬艮的感觉。
, }1 Q( D; O4 P4 I1 F" N" R$ [
7 v$ S* P6 j  j' ]; J0 |- Z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人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7 h& ]' w; e1 R1 c$ \2 J5 o: i% e& Y8 e
原料:$ i: f% U* {; k1 C+ L0 N9 c4 _

& r. c3 U* Q5 i' l# u% B( f标准粉500克、食油500克、盐、碱、矾少许。1 H2 l( p6 u5 O1 ^: z

% q% {/ n; E) q7 H! H+ p7 m! ^0 a; x* \做法:3 v* x2 x# t* x. }# f" P

& f8 g$ w9 W1 X: J- g. q0 Z1、用75毫升温水将盐、碱、矾化开,加入面粉,再加放200毫升水拌和,用手反复轧面,轧匀后放在案板上饧2~3小时;
5 s$ l, U  G9 Z5 d* M
( E; x2 F/ A- U, V. u) p1 w2、把面团按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一条面坯置案板上,用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另一端,捋成长条扁片,厚约6毫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儿(50克面切14个剂儿),每两个剂儿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从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 a" t9 x. Q) N9 j' H# g
+ U' p9 ?1 }/ X1 y' S
3、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焦圈生坯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或鸭蛋形,定形后翻过来,两面炸至呈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焦圈。
! w. e2 P; l# @0 \! ^; ?1 p% v7 T/ ~+ \9 w6 ?+ K

6 f! ~8 N; s9 k1 u- I# N# H0 }  i( b1 w. b% _- [; S& f& ^7 A# X) T
产品特点:: K9 b9 Y. A: l* w1 S& O7 K: a

( a5 z# o* J8 @6 p) D) k香、酥、脆。喝豆汁必配焦圈。北方配烧饼,南方配粢饭,都别具风味。2 I7 D" x5 o: f) {
# R; t* _/ J& F2 q1 V/ c6 K
[ 本帖最后由 javawangwpf 于 2010-9-15 21:55 编辑 ]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1
TOP

图片都看不了,无法想象是什么样子的~不过香脆的东西我爱吃!要是图片多一点就好了

TOP

老北京的小吃,记忆中的美食。焦圈配上老北京的豆汁,那个香啊。不能再说啦,忍不住啦

TOP

没吃过和上海的油条样子有点像的。应该味道差不多的

TOP

有一次在北京专门吃了次北京炸酱面,焦圈,豆汁
8 R+ ~9 D7 S" q" Q% T北京炸酱面不错,焦圈感觉就是很一般的脆皮0 F# _% K: M. n! O% v1 K
豆汁果然如传说一般不是北京人很难喜欢上,味道不好说,不能说不好喝,就是不习惯那种味道。估计就是常喝的话才能习惯,喝的久了才能喝出味道

TOP

油炸的东西不能多吃,不过还是感谢楼主的奉献!

TOP

不就是油条吗?别以为换个造型我就认不出来了.为什么不叫油圈呢?

TOP

看着很象油条,从食物的材料混合上看也象,就是做的工艺不一样呵呵

TOP

呵呵,哪天去北京去出差可以尝尝啊,看起来不错啊

TOP

有点像我们这边的油条,配上豆浆确实很好吃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