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嘴八舌] 谈谈高考与读书无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senan147    时间: 2014-6-7 14:46     标题: 谈谈高考与读书无用论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全社会的目光都聚集在这900多万学子身上。身边出现很多“高考无用论、读书无用论”,但我想说的是,知识很重要,高考有必要!
       大学毕业几年了,回想起当年的高考,很是回味。虽然不时地听到有人说某某老板是初中都没有毕业,而其手下都是研究生云云。但我想说,没有读书,并非就不能当老板,而不读书就想成功都机会读书通往成功的小。成功有很多因素组成:首先是个人努力,其次是机遇。所以很多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早早就出社会,或许生活逼迫他努力,而且抓到机遇,然后他就当老板了。
       社会的发展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门知识,知识就要读书,考上了好的大学才能学习到更好的科学知识。社会的发展绝对不会是靠那些半桶水的大款,发达的社会里都是精英居多。而精英是知识型的富人,而非土豪。
       我并不是什么愤青,我只是实话实说。很多尖端行业都是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为老板就是个有学识的人。不说远的,就谈近的——就业。绝大部分人都不是一出社会就当上老板,还得打工,只有积累到一定的资金才能谈创业。好像我们的找工作,想进高薪的外企或私企,学历及专业是第一道门槛!我也是一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但我们从事的行业要求我们必须得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所以进我们公司都是要全日制的重本才行,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真的是吃不了这碗饭!
      虽然目前的高考制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也不能否定它的作用,凡是都要一步一步来。一个国家的选才制度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都还在温饱阶段挣扎,你就希望它的选才制度达到完美的精神层次的话,那就太不现实了!
      你没有资格去参加高考,就更没有资格对它指手画脚!中国之大,什么样的事例都有可能发生,但要懂得理解存在的真理!


[ 本帖最后由 清风骑士 于 2014-6-18 09:40 编辑 ]
作者: tianqiu471    时间: 2014-6-7 15:36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 高考真的是一个屌丝逆袭的重大机会 重本 普本 三本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读书无用论 我就呵呵了
作者: lqymlqym    时间: 2014-6-7 17:05

从楼主的标题和内容来看,楼主定的这个标题不太妥当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已经是古人提出来的,不但是古人有这个论点,国外也有很多人有这个论点,读书,从来不是无用之举。
楼主的标题,如果定成“大学无用论”的话,应该就对了。
其实,就现在的高考制度来说,可以说高考就是个坑人的玩意。
古时候,十年寒窗,一朝获得金榜题名,从此就可以跻身仕途,有理想有抱负的,可以大展拳脚,上报国家下抚黎民,心存不轨的,可以贪污受贿,做一蛀虫。
现如今,你十年寒窗,如果能金榜题名,能得到全国第一,你最多上个清华北大,你去报国外的大学人家都不一定收你,更别提什么报效国家了。
读书和上大学到底差距在哪?
读书,为的是丰富你的个人知识,提高你的个人阅历,进而能影响到你的举止谈吐,你的个人气质,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放到实用一点的角度来说,你可以从书籍里从别人的手记里获取一些科研想法和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去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从而展现你的个人能力,为人类做出贡献。这就是读书所带给人的力量。
大学,自从进行扩招之后,中国的大学就死了。中国的大学,中国的高中,绝大部分毁在了扩招上,让大学没有了含金量。更别说是一些教授为了骗取资金,在学术上造假的事件。
早前的清华北大,就算你的父母是清华北大的官员,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子女进去就读的。清华北大,也一度在世界排名前列,但自从某人开了一个先例:以高官的身份让XXX进入北大就读之后,清华北大就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具体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很容易搜出来。

另外,社会上什么没读书就当上老板的,大学毕业或者是研究生毕业,也就一个月四五千工资的,这不是读书的错。也和高考,和大学没有关系。这是当今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算了,这个就不说了,这个方面如果说下去,又是长篇大论了,而且和楼主的标题就偏的有点远了。
就楼主的帖子而言,只是想劝劝楼主,别把高考当回事,别把大学当回事,但是,千万千万要把读书当回事。
大学和读书,完全是两码事。高考和读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作者: bestwking2    时间: 2014-6-7 22:55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机遇,上大学紧紧是成功的一种方式,一条道路。从金字塔走出来的是一条大道,父母家人期望我们走的一条道路;但另辟蹊径也可能成功。不能拿没上大学成功的例子来正事读书无用。
现在的社会还是太浮躁,社会也以钱论英雄。其实大学可能学到东西,但现在的学生不珍惜而已。
高考有弊端,但中国泱泱大国,资源有限,总要有一种方式,来筛选人才。仅此而已。
但毕业近10年了,反过来想,大学还真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作者: wyjdlla    时间: 2014-6-7 23:58

个人觉得高考还是挺好的,起码它能保证一定的公平性。也许高考存在不公平现象,但我觉得它比起别的已经够公平了。另外,我觉得读书中能学到不少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各种科普与为人处世。
作者: 497492071    时间: 2014-6-8 03:09

读书有用 不过止步于初中最好  

高中就是找虐 大学就是虐家
作者: 0000001    时间: 2014-6-8 08:45

读书不是读的书而是视野,只读手里的书视野变窄害死人的,读书扩大了视野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总是好的,当老板嘛500强也就哪几个,读书的还是比不读书的多,至于小老板和上班看上去是小老板很自在但人家睡不着觉的时候咱谁也没看见,如果读书的人也可以那么付出混的也不会差的,所以读书有用没用看的是书是怎么读的,归根到底还是看自己的,顺便说一下我们农村的孩子读过书的普遍比没读书的过的好!
作者: andanser    时间: 2014-6-17 14:45

高考是最不坏的制度。目前改革也是着眼于“考什么,怎么考”。个人觉得新方案的执行也有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英语一年两考,取最好成绩。那完了,肯定又是不断地去考,不考到最好成绩不罢休。造成更大的压力与浪费。比如,语文180分,这还得看你考什么。个人觉得招生要划红线。一本多少分,二本多少分,三本多少分。不然就不能上。才能让中国人重视母语,并且学好母语。
作者: fog426    时间: 2014-6-18 09:05

上万考生,而且是农村的,辛辛苦苦读到高三,却选择放弃高考,这样的结果让人倍感沉重与酸楚。这是近日《重庆晚报》的报道。
  据调查,在重庆市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记者采访了部分区县招生负责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
  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国考,对于每个学生尤其是贫困的农村考生而言,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才通道。“读书无用论”当然有过,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那时“知识越多越反动”。高考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以强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风尚。高考,昭示着现代社会的客观与公正,体现着社会人的起点公平,更有意义的是高等教育机会面向更广阔的人群,“英雄不问出处”,从封建社会开始的“血统论”、“出身论”被废除,许多家庭条件很差的农家子弟就是靠着高考得以改变命运的。比如我家,生活上极为窘迫,关系上无任何背景,因为高考,我得以读了大学,哥哥读了研究生,我们兄弟俩从此告别了父辈的生活。从内心里,我是很感谢高考的。
  在困难的70年代,我们参加高考升上大学,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大为改善的现在,却有这么多的农村学生要放弃高考,而且给出的理由是“读书无用论”,这很值得反思:
  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谁放大了“读书无用论”。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在高考、中考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分流的学校,“差生”要么去上职校,要么转学,要么休学留级,要么自动退学,反正不让你去参加高、中考。这显然是违背教育宗旨的当然也是不提倡的,人们往往会归罪于教师和学校,但笔者认为罪魁祸首还在于落后的教育评价制度。如果不能彻底扭转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现状,不能彻底改变学校以学生的平均成绩评价教师的依据,那么“读书无用论”总还是会有市场的。
  其次要尽可能降低农村学生的就学成本。有权威调查显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是造成城乡贫困家庭的主要原因,有40%-50%由此无法过上小康生活。在中国很多农村家庭中,子女教育开支占据了家庭收入的大头,高昂的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学费就得降下来,救济和帮扶就得跟上去,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主动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指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必不可少
作者: luori9    时间: 2014-6-22 10:09

高考制度本身无可厚非,毕竟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名校,一本学校与三本在毕业找工作时确实会体现出差距,从一定角度说高考起码保持了公平性。但是考什么,还有在大学应该学什么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高考题目越来越难,大抵都有去中科院作研究的架势了,题目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实用性并不高,考完了不过多长时间也就忘完了,上大学后教的课程与实际脱节,很多毕业大学生找工作时简历都写不合适,到工作岗位后专业知识一般,实践能力更差,与人沟通能力弱,团队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对工资要求还不低。想改变这一现象,应当改变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 here1663    时间: 2014-6-22 12:47

高考在中国还是有用的,时屌丝为数不多可以逆袭的机会,支持高考
作者: ps360pa    时间: 2014-6-29 15:53

感觉楼主在偷换概念,把高考上大学和读书画上了等号,其实高考只是一个考试制度,大学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要问我高考有没有用,我的答案是:肯定有用。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高考在中国的这个大环境下是最正确,最好,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方式。
   但并不是通过高考就是成功的,不通过高考就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如今已物质衡量世界,所以更多的人考到某某高官,某某经理是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等等,然后得出了读书无用论。同时,中国人及其喜欢拿分数来衡量一个人,比如高考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差生。却忽视了很多精神层面的问题,如信仰问题,修养问题等。
   但是如果说高考是成功的,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显而易见,高等学历者并不等于高收入者,如今中国人口爆炸,伴随着人口爆炸的还有就是就业人口爆炸。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一份高薪水,低强度的工作。对于重体力劳动工作基本保持嗤之以鼻,孟子有言: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说,人分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后者管理前者并受前者供养。其实这是后世对前贤的误解。孟子的劳心劳力说,不是歧视体力劳动者,拔高脑力劳动者,我们要正确理解。此言强调的是人的分工不同,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面面俱到。此言出自孟子与许子的间接对话中,许子认为为官者不种田地,不纺织,却受天下人供养,有失贤明。因此孟子阐述了劳心劳力说,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营工作,不可能吃穿住用行都自己操办。“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表达的相近的意思。我们理解孟子之言,要本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的原则,不断章取义,不仅凭字面意思就下结论,要结合孟子此言出处全文及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正确理解。
   社会的浮躁影响着每一个人,让后人曲解了先贤的意志。浮躁的心态让我们更加拜金,更加的笑贫不笑娼。浮躁的心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以职业来区分人是否成功,以职业的高低区分人的不同。这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究其原因是中国教育行业的应试化,模式化造成的。一方面,教育如今发展成了行业,成为了国家的敛财工具,让无数的学子感到心寒,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脱轨,教育如同象牙塔,而社会则以另一套规则行事。
   但是读书不同,一手好字,一个良好的心态等等,这些不是高考大学能给你的,但是读书可以做到这一切。读书是对别人思维的继承,也是智慧的升华,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如今的学生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应付考试,学校的课程不是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而定,是根据国家政策而定。这些有用的没用的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也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所以我的结论:高考有用,但是作用不大,可以把高考当做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关卡,大学是过程,但是读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作者: wxjaaa    时间: 2014-11-15 20:48

现在人对高考太重视。其实放平常心。一年2次考试,选择平均分。
作者: tian123huen    时间: 2014-11-17 14:40

高考是否无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无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要把高考定终身这种话挂嘴上,你想学,你还是会学,不想学,就是不想学,学习不是为了分数
作者: zero1542    时间: 2014-11-19 14:56

高考应提倡高校自主招生,不应该全国一盘棋,只要解决招生腐败问题,是有利于广大考生的
作者: 一一风荷举    时间: 2014-11-24 09:19

高考是目前唯一公平的事了。。。好好珍惜吧
作者: 大泥鳅    时间: 2014-12-1 21:29

关于高考与读书无用论,个人见解有二:
(1)作为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几年的人来讲,回想高考当下,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函数、地理坐标、化学反应方程式、摩擦力阻力、古诗文赏析等等必考要点,自打出校门起从未触及到。不晓得编程教员们为何在此类问题上兢兢业业,孜孜不倦。
(2)不可完全否定高考&读书无用,求学多为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考试的高度压力下,规矩了性格,学校这个氛围也能练就个人素养与气质。
作者: aicuole0456    时间: 2014-12-2 11:13

高考有很多为人诟病的地方,诸如一战定终身、应试化教育、地区不同试卷难度录取线差别对待等等

但是如楼上众同学所言高考在现阶段来说仍然是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选拔方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之所以高考、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只因为很多大老板大富豪学历尚浅但是不妨碍发财立品,我想说的是这是个概率性的问题,也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邓爷爷当年的政策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的方式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全民富裕的程度,现阶段很多低学历大富豪不过是钻了政策的漏洞抓住了机遇;以整个概率来分析,不读书少读书的当然也可能成功,只不过成功的几率远低于读的好的同学
作者: 法则之主1    时间: 2014-12-14 08:58

说读书无用的,都是些富不过三代的暴发户。
也不看看比例,那些学历低的有几个找到好工作的?
另外,那些所谓的千万富翁,大多是在改开时捞了一笔,而现在社会趋于稳定,也没那么多“捡漏”的机会了。
作者: 项吕    时间: 2014-12-18 00:52

“高考无用论、读书无用论”都是些屁话!都是些吃饱没事干的无用书生扯的淡!
  的确,我以前也有过着点想法,读初中了就会觉得:“哎呀,那小学天天学这样那样都没什么用处考试考0分也好,现在还不是什么自己都会了!”然后到高中又想起初中的种种就会说:“中学的时候没好好学习,中考的时候又没考好,还不是一样的出钱买读了,一样的上高中了!”...
   随着年龄的变大想法也不同了以前老是觉得那样没用这样没用的!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了!当初我是练体育的因为种种原因高中考体育专业试的时候没考好 后来索性就连书都没读高考也没考,觉得那些没用!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都苦点钱呢!可是经过这10多年的生活我渐渐发现我原本应该丰富的生活现在却少了那么一块--“大学”。至少我所见闻的大学还是让我比较向往的,不说什么学位了成就之类的就当当拿什么上课自由啦追女人自由了说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来说!我就羡慕的要死!
  每次什么活动了饭局了遇到那些读过大学的!听他们所说的看他们所做的都觉得比我要搞一等级。有很多时候让我自己觉得自卑!甚至光听听听他们说的大学生活就把我说的认真在听了! 有时候还有点崇拜 崇拜那些学得多的人!考虑什么事物总比我们考虑的周到一点!尽管他们也不是都认认真真上大学,至少人家的阅历比我们丰富!接触的事物比我们多!这一点确实让我佩服!
  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说“高考无用论、读书无用论”那我就会认为那个人实在嫉妒!因为他没有本事去高考没有本事去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
作者: 誓约    时间: 2014-12-21 11:33

其实我一直感觉我国的教育制度从小学开始就是有一种欺骗性质的,我的小学和中学生涯一直坚信着一句话,那就是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这句话毕竟是爱迪生的名句啊,爱迪生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个绝对的牛人啊,考试考不好,那是因为自己的汗水付出的不够,高数学不明白,那是自己的汗水付出的不多~~就这么不断的自我折磨一直到大学,我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句话只是人家说的前半句,人家还有后半句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告诉过我们的,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你妹啊,我立刻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过了解了整句之后,我又觉得人家爱迪生说的没有错,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确确实实是最为重要的,至少现在高数我还是看不明白。。
大学那地方貌似是一把双刃剑,就好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往往能让人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看看我在大学都学了什么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东西现在用得着?)马克思主义概论(好吧,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英语(额,还木有跟老外实践过。)计算机应用(总算没白上学一趟啊。)剩下的什么风险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国际营销。。哎,往事不堪回首啊。学习方面怎么样不提,但是我觉得自己堕落的倒是很快,吸烟喝酒,网吧酒吧,毕业了也只能找到一个勉强糊口的工作,而此时我才发现,中国是一个缺乏劳动力,尤其是一些高级技工的国家,这样我情何以堪,一个小学毕业的同学手机贴膜一个月都能有一万五的收入,而那些搞室内设计的更是夸张,我只能说自己彻底悲剧了。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读书应该广泛涉猎,多多吸收各种知识,但是大学,真的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是那块料,大学已经不再是刚刚恢复高考时的那种镀金殿堂,现在的社会一转头能砸死十个人九个是大学毕业,连求职都非常有难度,如果不是真正的学习精英的话,真的没必要去那里耽误那几年宝贵的时光了。

[ 本帖最后由 我才是三少 于 2014-12-21 11:37 编辑 ]
作者: ps360pa    时间: 2014-12-22 04:45

高考与其说是全国最公平的考试,不如换一种说法: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又或者权力机构的又一次利益分配。其实上过大学的人心里都清楚,在大学指望学校交给你知识那是最没有效率的学习,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是被教出来的,是自己学出来的。
中国教育的本质形式仍然停留在一千年前,即竞争教育。竞争教育可以给中国提供最优秀的人才,但同时让中国的发展观念一直保持在过去式。俗话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小学时你要考得比别人好的成绩得以进入重点中学,中学你要拼命学习为高考做准备,大学你要努力找一份好工作,进入公司你要努力获得一份更高的工资,这样的大环境造就了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对于不如你的人,你往往会嗤之以鼻,反而忽视了古训: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优秀的人,你往往会叹息自己时运不行,却忽略了别人背后的辛勤。如今已经是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科技,国家机器的运转,都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够胜任的。多年的竞争教育给中国培养了最好的人才,却不是最对的人才。因为我们很难与别人合作。所以在这些领域,我们往往落后于人。
希望中国能够从竞争的步伐中走出来,让日益浮躁的生活静下来,让快的让人喘不过来气的节奏慢下来。但话又说回来,中国在竞争的环境中浸泡了一千年,又要花多长时间从竞争这个大染缸里爬出来呢?下个一千年吗?
作者: 8199030    时间: 2014-12-22 12:49

首先,楼主标题中的“高考”和“读书”应该分开来分别看待,而后者“读书”,也应该就不同的方面而区别看待。

先说“高考”。楼上各位大大都已经说了不少,而且也都十分中肯有理,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观点稍微说说。首先高考制度本身还是有一定的用处和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毕竟在中国当前的人口基数面前,高考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教育资源分配的手段。但是,也是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也形成了社会上“一考定终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分数来评价和教育”等不良的风气和现象,甚至它本身和由它所带动形成的产业链还形成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进步的最大障碍。可谓“成也高考,败也高考”。所以总体来说高考本身大体上还是“利”“弊”各半的,但是就本人的偏向而言还是觉得弊的方面所谓大一些。

然后是“读书”。这里面所包含的方面很多很广,是无法直接以“有用”或“无用”来一刀切式地为它定性的。
别的先不说,单是指上学接受教育这方面的含义的话,以不同方面去评价,“有无用处”的结论也会不同。如果单以是否能学到知识而言,那一定是有用的,这无需多说。但是如多是以“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来评价的话,那恐怕的无用居多了,初中、高中所学到的东西还好,起码有三成以上是你进入社会后依旧会用到的,有用的知识,而大学所教授的知识,就连我的导师本人也坦承,以后能真正用到的,恐怕一成也没有,因为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性、研究性的为主,就算是实用性的知识,在当今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大都早已经过时。当然,本人绝没有任何否认上大学本身的作用,不说毕业证和知识这些实际的“利益”,起码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区,是让我们了解和学习社会最好的场所。
然后,如果是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读书”的话,那无疑是有用的,开卷就是有益。哪怕看的只是单纯的小说、笑话,甚至是色文,但它们也能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舒缓我们积累的压力等等。总之在我眼中,看书、读书都是有用的,世界上没有完全无用的书,也就不存在“看了一本书后豪无作用”这一说法了。
作者: 楚轩fan    时间: 2015-1-9 12:47

看了一下楼主的发言,首先,高考这个东西,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很有必要的,楼主可以参考一下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广大人民的那个激动。因为你不管说一千道一万,怎么样说高考是个傻逼玩意儿,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途径。至于现在大家所诟病的,诸如,地域不平等,不注重素质教育,一考定终生等等,这些问题可以看到,现在的教育改革正在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只不过不是什么东西都能一蹴而就而已,你不能指望我们现在就马上和大美利坚接轨,这也确实不现实。
    再来说所谓的,读书无用论,我不知道楼主说的读书,就是在说大学这个东西,还是在说读书本身。如果是在说大学里面的东西过时的话,那么全球恐怕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大学他不是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果你仅仅想抱着求职的目的进入大学,那么恕我直言,你不如考虑去读个专科。当然实际上这个东西在国外更明确,只是区别在于别人都不会有人歧视而已。知识是无限的,你不可能指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无限的东西学完,实际上在我看来,比起你学到什么东西,怎么样去学才是更重要的。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一个没有过的人相比,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在于这个读过大学的人,他知道了怎么样怎么样的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是在于他的思考方式,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自我更新换代的动力,我觉得这些人远远比那些具体的知识有用多了。
    从功利的角度上来说,读大学至少可以让你有一个文凭,,虽然有很多人在鬼扯什么,你看好多有钱人,都是没什么文凭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没有文凭的失败的比成功的要多得多。没有文凭的人口基数更大,里面出一些成功的不奇怪,世界上有那么多,辍学的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比尔盖茨那样的家境,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比尔盖茨那样的能力。实际上从概率上来讲,一个有文凭的人,在社会上求职是要比一个没有文凭的人要容易很多的,个例又能说明什么呢?
      读书本身这个东西,任何时代都是不过时的,更何况,很多的成功的人士,他背后的努力,你真的就看完了吗,你真的就全部知道了吗?如果读书真的没用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草根起家的人,都要求后代有良好的学识了。
    我很多想说的东西,楼上很多人都已经说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归一句话,很多人之所以说一些话,对于某些东西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仅仅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力去得到,或者他们不愿意努力去得到,仅此而已。
作者: 945062917    时间: 2015-1-12 13:26

不谈高考是否公平,就算成绩好能上名校,也不见得就是成功。反过来说,在读书过程中养成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但习惯和很多因素有关,不光学校,还有家庭,周边社会环境的关系。
单从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我提供一种观点。对于“人才”的定义,所具备的能力,有不同的理解,对应不同的教育模式。现在有些大学主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环境,增加他们对社会多面性的理解。为了实现这点,学生在全球数个不同城市进行学习,每个城市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方式不仅有别国内教育模式,与世界著名传统名校的模式也不一样,学生走出象牙塔,见识不同文化,经济,社会现象。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我个人很期待。
作者: spardian    时间: 2015-1-26 14:54

虽然我也是大学生,我还是要反驳你的观点。

我也是刚刚大学毕业的人,想起高考,起初也是坎坷,考了2次,还好最后结果不错,上了个不错的大学。
看到楼主的标题,我当然毫不犹豫的进来支持一下。

但不妥之处我也会说清楚。

楼主说“我也是一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但我们从事的行业要求我们必须得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所以进我们公司都是要全日制的重本才行,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真的是吃不了这碗饭!”
据我的了解是,销售人员恐怕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社会经验来的重要。很多成功的销售人员,都没有上过大学的,我认识的就有几个。在谈判席上拿专业知识说半天,也许不如酒桌上的一旬酒。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有冒犯,请海涵。

因为社会是有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我们上了大学,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上大学,其实只是我们人生的方向因为高考而相异,并不意味着结果的高低。
我承认,大学这个门槛,确实能筛选出一定的人才,这些人,都为了上大学刻苦过,在以后的人生,比如工作,依然可以拿出一样甚至更好的状态。
我考了2次才上大学,我很清楚,高考至少能把好吃懒做的人给刷掉,如果我当年没有醒悟,奋发向上重读一年,结果肯定不同。
但是还有很多人,非常多的人,他们上不了大学,未必就是自己不用心的原因。
以我的亲戚作实例:
我今年大学才毕业的,我的表兄,比我大一岁,高考成绩很低,读了大专,汽车修理专业。还有一位比我小4岁的表弟,初中毕业。他们是亲兄弟,家里穷的大冬天连保暖设施他们父母都不舍得买,他们俩赚来的钱虽然挺多的,但是也是用来还债之类的,过几年就会好些。我今年特地给他们的父母买了一些保暖设备。这个表弟初中毕业就出来,原因就是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了。
同样的,我的同学当中,也有因为家庭变故造成没上大学的。

我的表兄,大专毕业之后,就去广东找了一家汽车相关的公司上班,修汽车而已,第二年,老板就带着他去德国柏林考察学习一周。回来以后工资都上万,更不用说现在了。
我的表弟,初中毕业都没成年的人,在外面打拼2年后,去了一家音响企业,也是刻苦学习,过了1年多时间,老板很安心的让他一个人去接收40万元的现金款,平常让自己的儿子和他交流。后来我的表弟觉得工资少了,去大城市当了一家大型ktv的技术经理,管理整个ktv的娱乐电子设备。现在的工作比公务员还舒服,设备有问题时,叫手下去看看就行了,平常就在办公室看看视频,喝喝茶,玩玩游戏。目前,他自己开X宝的网店赚外快,正在研究做生意。
而我自己,毕业出来那个时候,想找到专业对口的而且满意的工作真的很难很难。找了2个多月没有人收我,不对口的倒是有不少。
现在的工资反正比他们少多了。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有多少能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呢?如果找的是和专业没有关系的工作,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我想大学文凭只是证明过自己曾经刻苦读书过,仅此而已。
什么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学生活4年的朋友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冠冕堂皇的话有多不靠谱。更多的知识其实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得到的,而不是大学。
我相信,我的2个兄弟如果上了大学,结果未必就比现在好。我也相信,我未必就比他们聪明。
我现在也上班了,在公司里,同样的岗位,一本二本三本甚至没上过大学的人都有,大学生出生的员工不是每个绩效都很好的,相反出生差的人,工作明显要努力一些。
当然,上大学也不是白费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公司会给你计划的更好些,可能会更容易走进高层职位,但是没上过大学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入高层的比比皆是。
一旦进入公司以后,那都是看绩效的,没人会多在意你的学历。

“读书”二字,其实不是指真的读书,而是指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用心的人永远都会走在别人前面,无论上没上过大学。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起点不同没关系,之后的努力更重要。

[ 本帖最后由 spardian 于 2015-1-26 14:59 编辑 ]
作者: jayu7821    时间: 2015-1-28 20:31

我认为学知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我们一般人学知识的途径就是读书,所以,读书不会没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提高自身素养,学习能力的阶段。至于以后的发展,一部分看自身实力,一部分看机遇,当然,那些富二,官二除外
作者: JerryHe    时间: 2015-1-28 23:48

怎么说呢,高考归高考,读书归读书,
另外,有没有用?这又是另一个范畴了。

先说,什么是有用?
这要看对谁了。
对国家有用?对个人有用?
有用是挣大钱吗?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吗?
这个实在是因人而异的。
为国家造火箭是有用的,自己卖茶叶蛋其实也不能说就没用。

然后说,读书。
读书,这从本意上来说,
读书本来是一种生存之上的东西,
陶冶情操,或者传播规范。
我们现在说的读书,已经是摄取知识了
这类书,对人类的精神层次没什么帮助。
只能帮你找个需要技巧的工作而已。
像卖茶叶蛋,就不需要读什么书才能学会。

最后说高考,
我一直认为,高考并不是深造的唯一出路。
不参加高考,照样可以学习知识,可以挣大钱。
但高考了,考上大学了,其实只是为了找工作更加有把握,
筹码更高。但这筹码现在越来越贬值了。
等上大学没什么优势以后,
也许中国的大学才真正的有了希望。
人类的学院精神人文精神会再次出现在大学中。
作者: ch93325    时间: 2015-4-12 14:51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读数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就像辩论一样,正方反方都能举出大量的例证,都想试图说服对方,但又都无法说服对方,归其原因应该是所了解的都只是片面。   
先说说读书无用论,这里所说的读书被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就是上大学,这本身就是个狭义的理解
,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无论上没上过学,上多少学,读书都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都是有益的事情。至于上大学无用这个观点,当然是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例子,那么多大学生出来一个月就拿那么点钱,有的人从来没上过学,也混的很好,又买车又买房的。这些事实我们是要承认的,并不是说不上学的人就没出息,上学是唯一出路,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谁都可以活的很精彩。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大学越来越多,越来越滥,只要上了高中,基本上都有大学上,实际上去大学里都是混日子的,这样的大学生出来当然没有市场。当然还有很多正牌大学出来的工资也不怎么样,这就是职业的问题啦,要知道再怎么上班拿工资总是比不过做生意的人赚得多,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商人最有钱,我们一般人光看到商人有钱,羡慕,但往往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努力和辛酸,收获是和付出挂钩的。很多上班族一边嘴上说着人家随便卖点东西都比上班强,一边又不愿意去做他们口中所说的生意,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是上过学的人,放不开那个面子,一方面是安于现状,不想吃那个苦,担那个风险,这样的人也难怪被人说。
下面再来驳斥一下读书无用论,感觉自己就是个两面派啊。现在社会评价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有多少钱,不管你读没读过书,只要能挣钱就是王道。殊不知钱财乃身外之物,人最本质的东西还是各种各样的亲情,友情,是自身的修养和心境。有太多的人很有钱,但生活依然不快乐,而没有钱的人可以活的很知足常乐,这都是心态所决定的。并且生活中的很多人也是拿没上过学里的佼佼者与上过学的人里面的混的不好的人进行比较,当然觉得上学没用了。实际上我们放眼看去,整体上上过学的人还是比没上学的人生活水平要高的,并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这都是要靠学者去推动发展的。
    说这么多纯粹代表个人观点,局限性肯定是很大的,纯当无聊发发牢骚吧。
   现在读书无用论呼声越来越高,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现在上学有什么用,
作者: 速度啊159    时间: 2015-4-24 16:46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机遇,上大学紧紧是成功的一种方式,一条道路。从金字塔走出来的是一条大道,父母家人期望我们走的一条道路;但另辟蹊径也可能成功。不能拿没上大学成功的例子来正事读书无用。
现在的社会还是太浮躁,社会也以钱论英雄。其实大学可能学到东西,但现在的学生不珍惜而已。
高考有弊端,但中国泱泱大国,资源有限,总要有一种方式,来筛选人才。仅此而已。
但毕业近10年了,反过来想,大学还真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作者: 84945398    时间: 2015-4-27 13:31

没上过大学,很是向往大学生活,而且现在的工作对文凭要求很高的。总感觉还是多读写书比较好
作者: 11386147    时间: 2015-5-9 15:04

再怎么应试教育,就目前来说,高考还是有必要的,就像找工作,文凭也的解是一块敲门砖
作者: 呵呵好吖    时间: 2015-5-10 10:17

正如楼主说的“知识很重要,高考有必要!”这句话我很赞同,你受过多高的教育,你就有多厚的底蕴,那也没读书也成功的人只是个例,而高考,可以给每个人一次重生,涅槃的机会,让你收到更高等的教育。圣训说:“学习知识,从摇篮到坟墓。”从无知到有知,这是一次痛苦的过程,但又是让你在精神上飞跃的过程。当今社会,你必须学会主动吮吸知识,填充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作者: 446@123.com    时间: 2015-5-16 09:45

中国现状如此,不读书可以当老板不假,但是成功的有几个?和读书的成功者相比真的寥寥无几,只不过有那几个都会这么跟人家说并大肆宣扬而已,感觉没读过书当老板很光荣。
作者: beixingxiaa    时间: 2015-5-17 23:54

尽管我们对当今的教育体制有诸多意见,但在现有环境下,高考却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可以想象很多农村的学生将失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当然高考并非走向成功人生的唯一方式,但是读书和知识却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power终结者    时间: 2015-5-18 23:19

学习当然有用,高考也是给大多数人一个学习的动力,书到用时方恨少,越学的多生活越丰富
作者: 0933211    时间: 2015-8-11 17:02

现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上大学没什么用,但是呢,没有那张大学文凭也不行啊,个人认为,觉得读书无用的一般的是和我一样大学混的浑浑噩噩,毕业了迷茫找不到好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对大学没有什么可回忆值得回忆的经历,对于那些在大学利用好时间的人来说,大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为自己镀金的机会。所以嘛,身为过来人,我经常告诉不想好好学习的弟弟妹妹们,大学没什么用,但是不读书不深造是万万不行的。
作者: 色中色孔明    时间: 2015-8-11 17:44

想起命理学中有这么一个说法: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意思是: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命,说白了,投胎投得好,比如王思聪。
马云、王健林都不是你爹的话,运就很重要。“运”指运势、运气。简单说,你要每次买彩票都能中大奖,这辈子也不愁钱的事了。
命、运都不济,那么只能寄望于风水。我不懂风水,而这句话又是来自命理学,不知是真有其事,还是为了说明命理学的重要。
再不行,就是积德。积德就是广结善缘。出门靠朋友,发达靠贵人。若你天生讨人喜欢,有贵人相助,有朋友帮忙,那么事业应该也可成。不知“干爹”是不是该归为此类?

最后,如果从自身出发,能改变自己的就只能是读书了。儒家说“修、齐、治、平”,肯定有道理的。

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肯定是有道理的。

虽说目前社会上好像还是原来的一套管用,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肯定会让更多的读书人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的。

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作者: haosekeye    时间: 2015-8-14 02:27

首先说高考,其制度渊源由来已久,具体有时间的可以读读历史书;相对而言高考是目前比较公平的制度,但是大家都知道,公平和效率两者是很难兼顾的,因此我认为高考制度虽然很烂,但是毕竟有其存在的理由,无可厚非。
    我重点想说的是所谓的读书无用论,首先要说清楚一个概念,就是"读书"到底是指什么?
    第一种,也是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也是批判的最多的,就是类似高考备考的教育,或者是一些人所说的填鸭式教育;第二种,是我认为的读书,是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书,比如哲学、文学、历史、心理、经济等等,有科普的、专业的。
    对于第一种,可能大家过多关注负面消息了,但是正由于过多关注负面消息放大了制度的缺陷而忽视了正面的影响,尤其是很多人拿国外来对比;我也坚定地认为国外的教育制度比国内好,但是国外也不完美,我们有赶超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更应该了解自身的长处,不宜妄自菲薄,同时吸取国外教育制度的优点。关于国内外教育制度对比,大家可以搜索最近一篇文章,关键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阳",虽然文章观点偏激,不可全信,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外教育制度并非完美。
    对于第二种,我认为才是真正的读书,它与为了高考的读书不同,但是有可能有相同。
    不同在于,前者有着明确的目的,就是高考,而后者不一定,有可能只是修身养性读读散文读读哲学,也有可能为了深入研究来读哲学读计算机科学等等;而后者对于人生的影响更大,因为高考的成功只是一时的,而身心健康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塑造往往会影响甚至一生。
    可能的相同点在于,高考可能也是以后学术生涯、职业生涯的前期磨练,因此为高考读的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对自己有用的书,而不是传说中的考后即忘。因为高考的难度相对于真正科研的难度是不值一提的,高考或许为以后的研究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不能武断地说高考知识无用,更不能因为信奉读书无用论而放弃学习放弃读书;自古至今,大人物们几个不是满腹诗书,不要只知人前显贵,却不知人后受罪,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读书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受罪。
    别再去管什么读书无用论,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作者: taiziye168    时间: 2015-8-20 00:39

高考与读书,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渠道,是下层草根上升的主要通道。虽然大学毕业后不代表成功,但是人生的路确实比没读过大学的人好走的多。读书不会没用,不读书能成功的太少太少了。只拿几个事例来对比根本说明不了什么。
作者: kstg3630087    时间: 2015-8-20 01:0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历越高代表一个人的素养多高,学历越高任职的职位越高,有关联吧
高考是一颗种子的萌芽
作者: 美江    时间: 2015-9-9 21:55

中国还是有封建思想的传统。其实挺好的,学而优则仕吗。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高考这个平台,老百姓的孩子拿什么去和官二代和富二代竞争。
作者: 氧化的鸡    时间: 2015-9-19 21:48

高考是 现阶段人口大国的唯一相对公平的制度,提供一个平台,虽然进了社会可能还是要拼爹,但是如果不去努力,你连拼爹的资格都没有




欢迎光临 SexInSex! Board (http://174.127.195.202:80/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