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羿龙三核入市详细分析

哈哈 2008-5-13 07:32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羿龙三核入市详细分析

 三核,作为CPU市场上的一款异军突起的产品,它们亮相市场已经是一段时间以前的事情了。虽然一直以来,它们并没有以一种明确价格的姿态视人,但是从很多角度我们可以察觉,AMD方面确实是非常看重未来的三核羿龙处理器在市场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在更为低端的K10羿龙架构产品尚未面世之前,三核羿龙显然就要肩负起更重的普及使命,再者考虑到AMD的双核X2系列已经在市场活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主流的CPU领域里面,玩家们更加希望看到一些新的元素能够注入到AMD的产品阵型里面。 [align=center][img]http://i2.sinaimg.cn/IT/cr/2008/0512/1972136920.jpg[/img] [/align][align=left][b]  1、改良型B3步进发威,三核羿龙立足千元市场[/b][/align][align=left]  目前在售的三核羿龙CPU,其命名规则为X3 8X50。考虑到高频三核羿龙与四核产品报价相对接近,因此最值得购买的三核羿龙CPU产品,自然就是X3 8450、X3 8650等产品。它们的价位就在千元以内,均采用了B3步进核心,更好地修复了TLB错误,给平台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加理想的表现。其次,处理器还支持200Mhz的外频,内建3×512KB的二级缓存和2MB的三级共享缓存,全面提供对HyperTransport 3.0总线、SSE、SSE2、SSE3、SSE4A多媒体指令集以及X86-64指令集的支持。由于核心技术的一致性,在大部分的核心参数特性上,三核羿龙产品和更高端的四核羿龙没有太大的区别。[/align][align=center][img]http://i3.sinaimg.cn/IT/cr/2008/0512/410115652.jpg[/img][/align][align=left]  除了参数上的突破,三核羿龙X3系列CPU产品最受人关心的还是价格,从目前市场上供货较为稳定的两款X3 8450、X3 8650 CPU来看,它们的报价分别为950元和1100元左右,并不算太贵。从这样的定位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领会到,三核羿龙切入市场的正是千元定位的这一个点,较好地弥补了AMD该价位下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的缺陷,并和四核羿龙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产品链。当然,目前的X3系列CPU仅仅算是吹起反攻号角的初始阶段,光光看它们在最近的表现,还很难对它们的成败作出定论,因此,我们还需要从多个角度上,去对它进行分析与前瞻。[/align]

哈哈 2008-5-13 07:33

[b] 2、相比主流X2,三核羿龙CPU性能提升明显[/b] [align=left]  我们不妨思维回溯到去年的年末,那个四核羿龙刚刚亮相市场的时候,由于性能上没有给予玩家充分信赖的表现,INTEL的四核Core 2 Quad系列产品轻易就占得了入门级四核产品的上风。现在的三核羿龙同样需要面对类似的状况,INTEL的45nm Core 2 Duo双核产品来势汹汹,综合性能表现相比传统的双核“扣肉”有了质的飞跃,三核羿龙又是否能够冲破昔日四核羿龙的阴影,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呢?大家都非常期待……[/align][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IT/cr/2008/0512/1510058590.jpg[/img][/align][align=center]基础测试[/align][align=left]  答案其实不难找到,目前市场上对三核羿龙CPU的宣传与关注可是铺天盖地,从本站之前所做过的一个专题评测中《AMD上演三核大戏 零售版8750处理器首测》,大家或许可以找到一个相对中肯的评价。在基础性能方面,三核羿龙相比双核X2系列虽然没有拉开非常明显的价格差距,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两代主流处理器的代表,相信在实际应用上,肯定会体现出质的区别。[/align][align=center][img]http://i3.sinaimg.cn/IT/cr/2008/0512/1506496859.jpg[/img][/align][align=center]高清视频解码测试[/align][align=left]  多媒体视频解码以及复杂渲染应用方面,多核处理器所占据的自然是天生的优势。多一组核心进行渲染与处理,系统资源的分配就会更加的充裕、合理,尤其是当前很多多媒体解码与渲染应用环境,都会对多核处理器进行相应的优化,那么三核羿龙相比双核X2的性能优势,也就会越来越突出了。[/align][align=center][img]http://i3.sinaimg.cn/IT/cr/2008/0512/1547864572.jpg[/img][/align][align=center]最终渲染性能测试[/align][align=left]  此外还有玩家们十分关心的游戏方面。目前支持DX10特性的大型主流游戏,在宣传口号上也已经加入了对多核处理器特性进行优化的元素,可见三核羿龙相比传统的双核处理器产品,在应对日后不断推出的大型游戏里面,所产生的性能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align][align=center][img]http://i2.sinaimg.cn/IT/cr/2008/0512/2233056182.jpg[/img][/align][align=center]实际3D游戏测试[/align]

哈哈 2008-5-13 07:34

[b] 3、不合时宜,高频X2应被彻底打入冷宫[/b] [align=left]  从综合的角度去来衡量分析,双核X2系列处理器在三核羿龙CPU面前的表现十分脆弱,即便是像X3 8450这样的一类入门级的三核产品,它们在实际性能表现上也要比高频的X2 CPU要优秀不少,就AMD自家产品来看,这实在是一种喜人的进步。加入了B3核心让恼人的TLB问题得到解决,也免却了AMD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三核羿龙CPU频率的不断提升,它们的表现将会进一步拉近与四核产品阵型的差距。[/align][align=center][img]http://i1.sinaimg.cn/IT/cr/2008/0512/2234242103.jpg[/img][/align][align=center]综合表现[/align][align=left]  有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前售价依然在千元附近的一系列超高频X2双核处理器放进历史博物馆,市场上的主流玩家,乃至是AMD的忠实粉丝,也已经不再需要这些性价比表现奇低的产品,AMD的经营者们也不会再把宝压在这些过时的产品身上。可以预期,在500元以内的中低端处理器范畴里面,孤勿论中低频的X2双核处理器表现如何出色,它们在短期内也很难与千元上下的三核羿龙CPU产生正面冲突,而后者正是需要这样一个相对纯洁的环境,以与四核羿龙“并肩作战”,共同谋划抗击新45nm核心架构INTEL处理器的“大计”。[/align][align=center][img]http://i1.sinaimg.cn/IT/cr/2008/0512/2170843895.JPG[/img][/align][align=center]高频X2欲入低端[/align]

哈哈 2008-5-13 07:35

[b] 4、主板超便宜,羿龙架构普及渐合时[/b] [align=left]  三核羿龙顺利入主千元级市场,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辅助元素,那就是K10架构平台下的主板。它们的价格对于一个新平台来说,可谓是足够的便宜。目前整合范畴下的AMD 780G、MCP78系列,非整合范畴下的AMD 770、790系列,以及nVIDIA方面针对K10平台所推出的NF系列新品芯片组,它们都充分展现出了价位上的平易近人。这对于三核乃至四核羿龙CPU的普及,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align][align=center][img]http://i3.sinaimg.cn/IT/cr/2008/0512/912931897.jpg[/img][/align][align=center]市场上实用型的770X主板比比皆是[/align][align=left]  我们不妨来从大局的角度分析一下当前的AMD主板市场,AMD 770和790两大类别的芯片组产品可以说是撑起了市场的大半变天,499-599元价位上的AMD 770X,599-699元价位上的790X,以及更高定位下的一线豪华级790X、790FX,从芯片组支持的角度上看,它们已经足够满足不同价格定位的玩家需求了。三核羿龙CPU本身的超频能力就不俗,要组建一个能够真正体现到羿龙架构超频快感的平台,用户也无需为它选上过分贵价的装备,在这一方面上,AMD相比INTEL方面还是占得了些许的优势。[/align][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IT/cr/2008/0512/73719618.JPG[/img][/align][align=center]豪华版790系列主板也不很贵[/align]    至于整合平台方面,三核羿龙CPU的“搭档”选择就更加灵活了。当前,AMD 780G和nVIDIA MCP78系列正处于角斗过程的最白热化阶段,它们都在出尽法宝以抢占市场的先机。这样下来,受惠的始终是消费者。眼下,最为瞩目的当属599元价位下的一大堆二线、通路厂商780G/MCP78S主板,在各家厂商自身技术的支持下,这些整合主板均加上了双BIOS、带DEBUG故障诊断灯、DVI+HDMI+VGA全显示输出接口,以及一些贴心的DIY乃至多媒体功能,对于大部分的普通用户而言,有了这样的一种丰富的配备,已经非常足够了,怪不得就有很多玩家都会将整合板当非整合主板来用呢。AMD 780G和MCP78现在表现出来的那种诚意和热情,相信受惠的同样也会有三核羿龙CPU。 [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IT/cr/2008/0512/3706547743.jpg[/img][/align][align=center]最典型也是最热销的780G/MCP78主板[/align]

哈哈 2008-5-13 07:36

[b] 5、上市即遭遇最强竞争对手(INTEL E7000系列),X3降价看来很迫切[/b] [align=left]  前面的很多描述,对于三核羿龙处理器都是一些正面的利好信息,然而,我们还需要十分中肯地看到,三核羿龙前面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上市初期,它们马上遭遇到了一类很强的竞争对手——采用全新45nm核心制程的INTEL E7000系列处理器。E7000系列势头确实很猛,在之前的本站所做过的《谁的性价比最高 INTEL处理器大比拼》专题文章里面,它的性能要完全超过了之前一直充当市场主角的65nm Core 2 Duo E6000系列,超值程度也要胜于同期的E8000系列。可以说,E7000是非常典型的高性价比代表,加之INTEL芯片组方面同样为之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支持,迅速而轻易地,E7000在市场上的活力也被“点燃”了。[/align][align=center][img]http://i2.sinaimg.cn/IT/cr/2008/0512/1153763756.jpg[/img][/align][align=center]900元出头的X3 8450 [/align][align=left]  论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度,摆脱了双核K8架构迈向K10架构的三核羿龙产品,恐怕还不是45nm E7000系列的对手,毕竟从宣传攻势、实际性能提升等多个角度上去分析,E7000系列还是会成为玩家们首当其冲的考虑对象。因此对于三核羿龙CPU而言,它们最迫切的需要就是继续提升性价比,哪怕它们目前还处于初始推广的阶段。毕竟E7000系列如今还非常享受,在当前价位下市场各方给予高度评价的礼遇。[/align][align=center][img]http://i0.sinaimg.cn/IT/cr/2008/0512/1307914845.jpg[/img][/align][align=center]千元附近最具影响力的E7000 CPU [/align][align=left]  因此,三核羿龙处理器需要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市场上补充更多新鲜的血液,跟四核羿龙产品做到更密切的衔接,另一方面像X3 8450/8650这些极具性价比挖掘潜质的产品,应该加快其价格调整的步伐,提升其市场上的竞争力。毕竟主打性价比向来都是AMD的“老本行”,四核羿龙产品经历了市场质疑的风波以后,也已经用实际行动逐渐返回“正轨”,对于AMD的支持者而言,它们更希望的是,三核羿龙所要走的弯路,能够越少越好……[/alig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羿龙三核入市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