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电信行业人事对中国联通的评价

bj9394 2008-5-29 21:43

看看电信行业人事对中国联通的评价

看看电信行业人事对中国联通的评价!
看看电信行业人事对中国联通的评价!作者: 117.84.33.* 2008-5-25 21:41:18 3G时代的来临,国内电信运营商重组的话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对象,近期所说电信重组的方案其实就是多年来小道消息一直流传的方案,不过原先小道消息里没有中移动并购铁通的方案。新的方案为移动并铁通,中电信收购中联通的C网业务,中联通并网通。 重组完成后中电信将拥有覆盖全国的C网业务,可马上开展移动通信业务,只要资金到位,可以半年内完成现有的CDMA2000向3G的升级(仅指网络部分,终端的升级时间要长很多),事实上据我所知,大部分沿海城市的联通C网在不考虑供货时间的情况下在二周内就可升级到3G。 联通并网通后将拥有覆盖北方的固话网络,并在现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升级到WCDMA。 中移动并铁通(并不并铁通对本方案可以说没有任何影响),在原先用户数众多的GSM网上重新发展一个世界唯一的TDCDMA网。 以上方案网上已经描述得很清楚,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重点想讨论的是在这个表面并购下所隐的一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重组方案,从这次重组中获益的运营商是中联通和中电信,这也是国家下决心要重组的目的:杜绝电信运营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国内其它运营商利润的总和只是中移动一家利润的零头)。个人认为这二家运营商占尽便宜的就是中联通,当然最近网上有一些所谓的专业评论机构认为中国电信最具潜力,我认为这是他们根本不懂通信业务,或者说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首先3G移动网络与2G、2.5G、2.75G的网络比起来好的就是一个带宽,在语音方面没有什么变化,3G网络将彻底地将使运营商从提供通信服务转向提供信息服务,这一点认识得最清楚的是中国移动,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中国移动多年前的广告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移动通信专家”,可是2年前这句话已经变了,变成“移动信息专家”了,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受中电信和中联通是这次重组的受益人了。 3G后手机将变成一个移动的计算机(比笔记本电脑更便于携带),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就从这点上来说中移动可以说是占尽劣势。中国绝大部分的网络服务器使用的都是中电信和原来的中网通的线路(使用电信网络的服务器比网通的多),使用中移动线路的服务器有人知道数量的可以提供一下,其实不提供也罢,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其一;另外,中国的互联网国际出口,根据新华网2006年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为 136,106M,其中中电信为70,622M,占出口总带宽的52%,原中网通 中联通为42,593M,占出口总带宽的31%,中移动为 3,705M,占出口总带宽的3%(有知道最新数据的请提供,这是我在网上能找到的最新的了),中移动现有用户3.5亿,平均到每个用户头上出口带宽为 11Byte/用户,中联通的用户为1.4亿(GSM网),平均数为319Byte/用户,平均数是移动的29倍。当然这个出口带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可是连接各个城市的网络带宽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迅速增加的了,而联通的光缆分布密集程度在全国各地仅次于当地的中电信和中网通,并网通后,在北方的密度更高。上述的带宽的因素是中移动在五年之内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中移动的硬伤,对此中移动的很多人士心知肚名,基于这一因素,中电信和未来的中联通领先,中电信排名最前,相对于中联通和中移动之间的差距,中联通与中电信之间的差距要小多了。更何况中国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都是很不守规矩的,当年联通刚组建的时候,联通用户拨叫中移动和中电信的号码时,接通的时间要远远长于联通内部号码。在未来,当中移动的用户手持TDCDMA手机,访问服务器采用中联通和中电信线路的新浪网时,我相信那是一定有明显的等待时间的(^-^)。 (注:个人认为带宽和资源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一个根本的判断,那就是语音收入占运营商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终端,我认为联通获益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在带宽和资源上联通实际上是落后于电信的,但落后不多,通过终端的因素,一下就可以将中电信远远抛在后面。 要说终端的重要性首先先说说别的,微软的WINDOWS从上世纪80年代崛起以来,到现在的2008年,事实上已经成为垄断的操作系统,我个人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仍将垄断下去。微软的事实垄断是因为技术是最先进的?速度是最快的?界面是最友好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很可惜,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的应用软件是最多的,支持的硬件是最多的。安装WINDOWS后,你有没有想过你喜欢玩的《魔兽世界》能不能安装在上面?(除非你用的电脑处理能力太差),如果你的电脑是MAC,你可能要在网上证实一下(心里还有一丝希望);如果你家的电脑安装了UNIX系统.......,那我不用去问也不用查证,恭喜你兄弟,你中奖了,肯定不能玩。 如果把通信网络比喻成电脑的操作系统,把终端厂商比喻成软件开发厂商,把终端比喻成软件,那问题就非常清楚了。以前的中移动就是微软,而未来的中联通成了微软,而中移动和中电信就可以体会乔布斯的内心世界了。 大家随便去网上搜下,GSM终端的种类有多少?CDMA的种类呢?WCDMA的已经大量上市了,你见过CDMA2000的3G终端吗?你见过TDCDMA的终端吗?联通C网用户最大的抱怨是什么?这些问题我就不回答了,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欣闻APPLE正在开发支持3G的IPHONE,水货到达中国大陆后,喜爱IPHONE的朋友会发现,你只能在机器内插一张130的卡,插139的话只能说明你是冤大头(你只能把它当2.75G的机器用,内地的朋友只能当2.5G的喔)。 其实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生剧烈变化的不光是象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这样的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终端制造商,诺基亚、摩托、三星等应对不当,其结果也只能是在这个领域出局,为什么这样说我将另行开贴。中电信拿到C网后面临的问题是空前的: 1、用户数很少,网上说有4000万,这是从中联通公告来的,我在讨论时一直用3500万这个数字,我认为比较接近真实情况,这里面的原因各地联通市场部的人比我更有发言权,C网用户从C网投入运营以来一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户是由各联通代理商用来作为自己获得重复佣金的手段。联通对C网的重视,是这些代理商的谋生手段。有的代理商经常通过自己开卡的形式虚增用户,以获得佣金。在用户数上C网是远小于小灵通的。 2、终端太少,市场上不到30种终端,同样功能的终端就因为网络制式不一样,G网终端的价格比C网便宜500元是很正常的是,智能终端的价格差异更大,达到1000元。终端的问题是中移动和中电信都要面对的,相对于中移动现有3.5亿用户的市场,有多少终端制造商会为3500万用户倾全力研发终端?诺基亚到目前为止在市面上只能看到2款C网终端。这个打击对中电信非常致命。中电信必然在重组后会发起小灵通向C网转移的活动,在终端上将投入大量资金,效果如何,事实会证明产业链的不完善对C网的打击有多大。这个问题对TDCDMA一样存在,国外厂商在自主开发上肯定是先研发WCDMA终端,原先IT厂商加入终端制造后,这一问题将日益严重。 3、C网资费政策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不要说是中电信,你去问问联通的C网经营部的人员,他们能搞清楚吗?通讯的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日常消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日本手机已经是挂在各种地方卖了,国内还没达到这一步,试想你去买青菜时,卖菜的跟你说他的青菜有128种卖法,每种卖法针对不同的家庭,你还有兴趣从他那儿买吗? 中移动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各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从电信分拆出来时负担小、频率资源丰富(网络质量好)、人员素质高、市场先入等,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G网发展到今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在功能、价格、时尚上都适合自己的终端,终端市场的的极大丰富是中移动能发展到3.5亿用户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中联通的G网大家都认为很烂,可是他再烂也有1.3亿用户啊......。他为什么还有1.3亿用户?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终端市场的丰富。终端对中移动来说用8个字就能概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三就是换号问题,这个问题将是中移动要面对的,好多人已经不记得当初9字头的模拟手机了,当初中电信提出要停止模拟网的运营,要求9字头用户全部转到139号段时,好多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换号呢?不就是一个号码吗?数字手机的卡里难道不能有的是9字开头的,有的是139开头的吗? 从当初的市场规模来看,在技术上实现这个不太复杂,因为当初的用户少,每次拨号后,交换机去查询一个号码的归属用时不会太长,现在的市场要实现带号转网就太难了,不是说不可以实现,还是实现的成本太高。这个问题不好理解,先用一个类似的问题来说明一下。 国内手机号码是11位,其实这11位是分段的,目前是分三段AAA-BBBB-CCCC,其中A是用来区分运营商的,这个不用我解释了,B是用来分地区的,C是一个顺序号。有很多网页是查手机最属地的,在手机号码的输入栏中,你只要输入前7位就行了,不用全部输入。例如:1390620XXXX,这就是江苏苏州地区的用户,一看号码就能知道,有没有人想过,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要搞一个地区号呢?为什么不将后8位将各地用户自由选择呢?理解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也就能理解为什么130不能是中移动用户了。 因为有了地区号,你的拨号所在地的分组交换机可以快速地知道这个号是本地的还是长途的,分组交换机是什么东西?如果你不好理解的话就把他想成一个人:接线生,你有没有见过老电影里的接线生?首长拿起电话就说:我要什么什么地方,他不拨号,接线生听到后拿一个插头一样的东西插到一个插孔里,首长就可以跟对方通话了。打个比方:你有一个苏州移动的号码,你在苏州当地用手机拨打1390197XXXX的号码,这个请求先是通过无线环境传到分组交换机(其中细节略有差异,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分组交换机这个接线生拿着插头要插到哪里呢?这就存在一个判断问题,现在的年代,电话太多,已经跟老电影里不一样了,他不可能一个人面对5亿个插孔,现在的方法,他一看到是139喔,是自己家网内的电话,不用交到对其它运营商的交换局里(另一个接线生),但后面四位是0197,这是上海的电话,他就不管了,直接插到长途局那个接线生,传到上海后由上海当地的接线生把插头插上XXXX这个号码,XXXX开始振铃(这个过程中没有考虑XXXX漫游到其它地方的问题,描述比较口语化,请通讯专业人士不要太追究细节,^_^)。在这个过程里他判断了2次,一次是:是我们网里的还是网外的,第二次是:是本地的还是长途的?二次判断他其实都是查了一张表格,第一次他查了什么号码是网里什么号码是网外这个表,这个表很小,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9、150、151、152、153、154......,大概不超过30个,不用电脑,用人来判断也很快,在一秒里就知道了,第二张表大一点,大约是10*9999个(不好意思,移动有多少个运营商号没数),这个表用人来查就慢了,不过没关系电脑查起来很快,不过超过1秒,总的来说这个速度很快。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2张表如果有变化,比如移动又拿了个177的号段,这里全国的交换机查询的表都要更新,不然电话是打不通的。 我们先看如果电话的后8位没有地区号,各地的号码,谁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这个过程就变了,当你在苏州拨1390197XXXX时,第一次判断是跟上回一样,他还要查网内网外这张表,所用时间一样,第二次就难点了,他要查一个10*99999999,最大可能有10亿个,至少也要查询的数字是全国所有号码是139开头的用户数,这个就慢了,用电脑查可以快点,但是速度一定没有上一种有地区号的快。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可能最大是10亿条记录的数据库一有变化要全国的表格都更新,这个数据库如果只有一个,那么每秒钟要接受的查询次数是移动公司用户一秒钟内打电话的次数,这个系统难啊....... 如果再没有运营商号,那......大家想一想是怎么回事。 因此在国内如果你要换运营商你要换号,在一个运营商内你的从一种制式的手机换到另外一种你也要换号,但是如果运营商只是从一种制式升级到这种制式的高级版本,你就不用换。 具体地说,C网从联通分拆到电信,电信再从CDMA2000升级到EV-DO,你的号码不用换,买个EV-DO的手机,就行了。联通的G网用户在联通将G网升级到WCDMA后,也只要买个支持WCDMA的手机就行了(这种手机市场上已经不少了),不用换号。移动的原139、138、137、159等用户,在移动重新建好TDCDMA后,如果要享受3G的服务,对不起,你要换个号码才行。如果你想保留号,你是不能享受到3G的高速网络的,你买了现在市面上号称支持3G的WCDMA手机后,插上原139等的号,还是用的2.5、2.75G的服务。 从这点上来说,中移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做联通现在做得最起劲的事:双模双待。还会在自已网内搞个呼叫 短信转移,但最终你还是要换号,这个局面1年可以,2年可以,不可能做10年。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自己客户换号时不要换到别的运营商那里(反正也是换,朋友也要通知一遍),换号高峰来的时候由移动发出的短信将会大幅上升,呵呵。 在这样一个时候,联通和电信会怎么做,我想应该不用我来提醒吧。呵呵。机会啊,这样的机会过了就不会再有了,不知道要等几年。回复本楼复制本帖地址发给您的好友

pyey116 2008-5-31 09:38

新重组的中国电信和新联通是否还是
分为南方和北方省区
老百姓宽带用户能从重组后得到实惠吗

mirco2005 2008-5-31 10:0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电信行业人事对中国联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