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鼠标 2008-6-26 15:06
评论:少林开网店 做生意有什么好争议
少林开网店,秘笈卖万元.有人认为过度商业化,“武功秘笈”卖得比别的地方贵几千元.少林寺回应“不以营利为目的”,东西卖得贵,“讲究一个缘分”.
我想,少林寺要开网店,在网上建“少林欢喜地”,这是少林寺自己的事情.释永信都已经成功塑造形象,成少林寺CEO了,拿过地方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奖,现在开个网店你还要去计较,说“过度商业化”,这不是迂腐吗?
做生意,品牌很重要.既然是少林自家开网店,“武功秘笈”卖得贵,这说是缘分也可以,说是正宗也可以,意思是一样的.
作为生意,少林网店没有什么说的,但竟然有人要去争议,我实在不知道争议者是何想法,看效果,不过是使少林开了网店这样一个本来无声无息的事情搞得有些引人关注而已,得益者显然是少林寺及其网店.这样的争议哪怕不是少林网店所策划,至少也是少林网店很愿意看到的.得意不可以言欢,也是不可不注意的处世之道.少林网店的“相关负责人”说的就是,“面对争议我们有时候也觉得很无奈,但我们只能以平常心去看待.我们只是想以另一种方式推广少林文化.”
很无奈、平常心、推广文化,这三个说法很好,与卖昂贵的秘笈“讲究一个缘分”合拍.核心的意思就是,少林寺开店,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结交善缘,推广文化.
少林文化之推广,方式当然很多,网店卖秘笈,也是一种.自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拍成以来,少林寺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还有哪个寺庙比少林寺更加成功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呢?少林寺从一个全国半熟少年热切投奔的习武之所,成功地转型为一个旅游中心,但毕竟也还没有忘记“武功秘笈”,“少林武僧”仍然若隐若现地被人说起,就连普京都到少林以武会友过了,全国两会上释永信经常是明星人物.无处不在的少林,成功地把自己整合进了市场经济大潮.
少林寺作为寺庙适应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展现身手的成功典型,给我深刻印象.但“ 少林文化”是什么,我确实有些模糊.想到嵩山,我的第一反应会是少林寺,而不会是五岳里面的中岳,这是少林文化得到了弘扬的证明吗?这证明的仍然是少林寺的影响大啊,少林文化是什么,推广在什么地方,指的是“少林经济体”的文化,还是佛教的文化?
当然,大观名寺在经济转型中畅游,非仅少林寺而已.也许是我落于尘俗太深,几乎想到任何一个有名的寺观,脑子里出现的场景都非关宗教,而是旅游,而想到这些地方的旅游,便想到烧香、算卦、丢功德钱、往水里漂硬币等等,还会听到不少香客出手大方的故事,以及物品开光之类的事情.清静的印象是不存在的,而这些地方人很多、财很旺的印象却牢固树立在我的脑子里.这是误会吗?错觉吗?我自问而不能自答.这就是我头脑里的当代中国寺观文化吧.
世界著名的宗教寺院很多,想到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等,我对它们在早已市场化的社会里怎样“投身市场大潮”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不知它们在世俗之中怎样自处.或许,寺庙在市场经济中畅游,算是我们的一个特色?我看到了文化变物质,物质即文化,推广就在这变化之中.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dj_3000 2008-6-26 15:30
能卖着真的武林秘籍早就抢了 可惜都是传说 卖的都是没用的东西
aswolf 2008-6-26 21:57
他们不是四大皆空吗?不是超脱红尘吗?那能活就行,干嘛卖这个?
lulufox 2008-6-26 22:44
说的都是虚的,哎呀,我们都有人看到那些和尚,白天收香油钱,晚上出去鬼魂的。。。世风日下啊!
Virtual 2008-6-27 18:19
变味儿了 和尚也做起生意来了... 不是讲不惹俗事的吗
ys_asmodeus 2008-6-27 18:55
这个比较恶心人了
都是哪个SB方丈搞的些个破事
弄的唯一一点带点古气的文化也染上了铜臭
fengkr21 2008-6-27 19:26
时代在进步,咱们应该以豁达之心看待这事发展,或许会有弊端,但尝试也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