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asd7zj 2008-6-28 12:42
PUMA对抗迅驰2 英特尔和AMD正面硬碰硬
前言:这是由守转攻的号角么?
对PC产业熟悉的人都知道,AMD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都是在英特尔的重压之下的“千年老二”,尤其是在移动计算领域里AMD更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对于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是由于AMD的平台化产品落后英特尔太多的原因,迅驰这个响当当的牌子让AMD一直都抬不起头来。可目前这种局面就要被改变了,就在英特尔的迅驰2平台发布之前,AMD的第一个平台化产品抢先登场了,于是一番比拼就简直是不可避免的了......
一、英特尔的迅驰2前瞻:从65nm到45nm的划时代革命
需要注解的是,英特尔的迅驰2很容易和Sonoma平台相混淆,于是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迅驰的发展史。2003年3月英特尔公司首次发布了迅驰计算技术平台(Centrino),该平台开发代号为Carmel,代表了一整套移动计算解决方案,从此开创了笔记本移动办公新时代;第二代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代号为Sonoma,与之前的Carmel迅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该平台使用了90nm工艺制程的Dothan核心奔腾M处理器;2006年1月,开发代号为Napa的第三代迅驰平台登场了。该平台由Yonah为核心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英特尔945GM或945PM芯片组以及英特尔3945ABG无线网卡模组三个部件构成;英特尔公司于2007年5月发布了第四代迅驰平台代号Santa Rosa,平台标准必须包含有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英特尔965芯片组及英特尔3945AGB无线网卡或4965AGN无线网卡。
时至今日,英特尔公司已经向全世界公布了关于第五代迅驰平台技术的代号以及部分细节。第五代迅驰移动平台被命名为“Montevina”,依旧是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网卡模块三大件的组合。我们通常所说的迅驰1、迅驰2、迅驰3、迅驰4都是出自民间说法,并非官方正式的正式命名。而英特尔此次推出的第五代迅驰“Montevina”平台,则被正式命名为“Centrino 2”。
和以往的Centrino平台一样,Centrino 2也将包括处理器、芯片组以及无线网络模块三部分,他们分别为Penryn核心的45nm移动处理器、PM/GM45(代号Cantiga)系列芯片组、Echo Peak和Shirley Peak两种无线网络模块。支持WiMAX是Centrino 2的重要更新,上面提到的Echo Peak和Shirley Peak两种无线网络模块,前者同时支持WiMAX和802.11n规范,后者则只支持802.11n标准。图形核心方面的,Centrino 2平台将采用GMA X4500,支持DirectX 10以及Shader Model 4.0,相比目前的GMA X3100核心将有100%的性能提升。GMA X4500首次采用了统一渲染架构,内建了10个流处理器和10个ROP单元,核心频率为475MHz,默认情况下占用32MB内存作为常用显存,当然在游戏时还会自动调用更多内存来作为显存。
二、AMD的PUMA前瞻:创新处处可见
严格来讲,PUMA并不是AMD的第一个平台化产品,AMD在并购ATI后于07年推出过自己的第一套移动平台,并将其命名为“Kite Refresh”,包括代号为Tyler的Mobile Athlon 64 X2处理器(比如TK-53、TK-55等)和RS690T芯片组(集成X1270图形芯片),无线方面则采用开放合作的方式,允许OEM厂商自由选择Broadcom、Atheros等专业品牌的无线模块。
Puma平台包括代号为“Griffin”的新一代移动处理器以及RS780M芯片组,在继承了PowerXpress双显卡切换、Hyper Flash闪存加速技术之余,Puma平台将重点放在提升电池续航时间方面。Griffin不再是对桌面处理器进行功耗控制的改良版,而是经过全新的设计,第一次作为以高效移动为目标的节能型处理器。同时,它们将会以“Turion Ultra”来命名。128位SSE指令单元是Griffin的主要改进点之一,相对于64位SSE单元的Turion 64 X2,Griffin在SSE指令处理时可以获得双倍的多媒体效能,这将缩小它和Penryn处理器的差距。
Griffin并没有一成不变地沿用K10架构,而是从移动应用的需要出发对其进行设计上的裁剪。Puma平台专为办公、多媒体、互联网为主的移动应用设计,三级缓存对性能的提升颇为有限,成本和功耗的增加却颇为可观,因此Griffin没有配备三级缓存,而是选择对二级缓存扩充,令每个核心都独占1MB容量,这样Griffin的二级缓存总量提升到2MB,高于当前的Turion 64 X2。
Puma平台的芯片组由RS780M北桥与SB700南桥组成,其中RS780M将会集成更强的图形核心Mobility Radeon HD 2000系列。Radeon HD 2000集成了UVD视频引擎,可以为H.264、VC-1提供完整的硬件加速,从而大幅降低CPU占用率,这意味着Puma平台在播放高清视频时,CPU还能够保持低频低电压的运作,有助于降低平台的发热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在能耗方面,Griffin处理器的处理内核与I/O组件(包括内存控制器、Crossbar和HT3总线)实现供电分离。除此之外,Griffin还增强了睡眠机制,它可支持Sleep(C3)、Deep Sleep(C4)两种睡眠状态,其中C4省电模式为Griffin所新增,是在未操作状态下,CPU可以快速进入节电状态的能力,例如打字思考的间歇、网页静态浏览的时候,CPU都处于指令等待状态。三、正面对抗: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在AMD的Kite Refresh平台中,其Tyler处理器沿用了陈旧的K8架构,导致其效能相对同时期的Core 2 Duo(酷睿2)来说处于明显下风,但由于采用了全新的SOI 65纳米工艺制造,而且支持双通道DDR2-800,效能和功耗表现有所改善,再加上不错的性价比,使得Kite Refresh最终还是在07年的移动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但和迅驰4平台在07年的大红大紫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本应出现在Kite Refresh平台中的新技术被推迟了,它们将会和Puma平台一起发布,其中不乏“杀手锏”型的技术,比如PowerXpress双显卡切换、HyperFlash闪存加速等等,这可以看作是AMD让PUMA实现“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效果的巨大资本。
整合内存控制器仍是Griffin在连接架构方面的优势,而Montevina迅驰所采用45纳米Penryn处理器仍采用传统架构,即内存控制器位于北桥芯片中。当然,Griffin在这一点上与3MB-6MB二级缓存的Penryn还存在相当的距离,毕竟45纳米Penryn的制造工艺比65纳米的Griffin领先了一代。
Griffin在节能方面比Penryn胜出的地方在于两个核心的频率和电压可以被独立地控制,例如一个核心可以工作在V0电压的全频状态,另一个核心可工作在V1电压的低频状态,这种调节完全是根据任务所需动态进行,如果CPU只是处理单线程任务,那么另一个核心可以进入到深度睡眠的节能状态。PowerXpress混合图形技术(又称双卡切换技术)可谓是Puma平台的杀手锏,可以让用户在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之间切换时不必关闭系统,完美地解决了图形性能与电池时间的矛盾,令笔记本电脑可以二者兼得。
尽管Griffin相比之前的AMD移动处理器进步明显,但相对Penryn来说或许还有一定差距,毕竟Penryn处理器拥有酷睿微架构、45纳米制造工艺和大容量二级缓存等诸多优势,但只要Puma平台能够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相信仍然会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AMD在收购ATi之后获得了芯片组方面的短板弥补,目前在平台化的进程也可以和英特尔小叫一下板了,那么AMD是否可以复制在台式机上赶超英特尔的神话呢?换句话说,英特尔是否会严防死守AMD复制在台式机上的胜利呢?一场惊心动魄的搏弈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