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触摸屏之未来派报告

qwef1987 2008-7-25 23:29

触摸屏之未来派报告

[table=97%][tr][td=2,1][b]未来猜想[/b]
  [b]我在2022年平凡的一天[/b]
  这天起床以后,我像往常一样点了一下墙上的互动电视屏幕,一个美女出现在了屏幕上给了我温馨的提示:“今天是晴天,温度30C,适合穿……”我又用手一点电视屏幕,进入了个人邮件中心,里面有一封美国朋友昨晚给我的邮件,我用手指在屏幕上写下给朋友的信,屏幕自动整理成一篇精彩回信给朋友邮寄了过去。出门前,电视屏幕又给了我一次重要提示:“今天中国队将力争在世界杯上取得第一次胜利,请不要忘记收看。晚上再见。”
  上班途中,我拿出自己的“Google max”手机,在屏幕上模拟出红白机手柄的按钮,玩起了儿时最喜欢的《魂斗罗》游戏,虽然纯粹的红白机已经消失二十多年了,但通过我的全触控屏幕手机,又回到了儿时的快乐时代。
  到办公室了,我先悄悄把随身携带的PDA放在办公室门口的小桌上。然后就抓紧时间跑到笔记本前,把手掌按在显示屏上,Windows Mobile2020操作系统的界面上马上出现一句很温馨地话“马上开机,不过通过分析您指纹发现,今天您上完厕所没有洗手”。值得一提的是,到2020 年,用于台式机的Windows10和用于移动设备的Windows Mobile2020均全面采用了多点触控技术。
  用手指点开桌面上的一个电视图标,我长吁了一口气,“还好比赛没有开始。”屏幕上显示一个阵型图,并且用醒目的字体提示道:“请选出你心目中的首发阵容。”我用手指拖动着屏幕上的一个个球员,让他们扔到阵型图上,当最后一个中锋被我仍在了边锋的位置上时,阵型图自动关闭,并且提示到“您的阵容提交完毕,现数据已经发送到主教练的电脑上,谢谢您的参与。”只过了几分钟,就看到在上一场比赛屡次错失良机的前锋郝海西灰溜溜的走下场,解说员激情洋溢地说:“郝海西他下来了,由于80%的网友均反对他首发,教练终于动用紧急换人名额将他换了下来。”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5分钟,就在我万分紧张的时候,球赛直播窗口自动隐藏了起来,我马上假装做事。此时,一手拿着iPhone GT手机(均是[url=http://detail.zol.com.cn/desktop_pc_index/subcate27_544_list_1.html][color=#0000ff]苹果[/color][/url]和Google在2020年推出的最新触摸屏手机)的老板挺着啤酒肚走了进来,走到我身后,看我正在屏幕上左点右点做流水线质量测试,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然后在手机上用手指点出一个“A+”的评分,作为对我的工作考核,直接发送到公司中央数据库。他走后,我才抹了一把汗,看着靠近门口小桌上的PDA,心中暗自庆幸放了一个“小间谍”在门口。
  中国队终于取得了第一场胜利。这时,一个朋友的头像出现在了我Google max手机屏幕上,他告诉他在球赛现场,将把他拍摄的照片传给我。在屏幕中,朋友把数码相机放到随身携带笔记本的屏幕上,他拍摄的现场照片就 “撒落”到了屏幕上,朋友用手挑选出我喜欢需要的照片,输入我的名字点击发送,照片就飞进了我的电脑。最后,朋友还用手把屏幕里的照片“拖”进了自己的手机。
  终于下班回家了,肚子很饿,冰箱却空空如也。我点开HP Touch Smart X笔记本电脑,把银行卡放在了屏幕上,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我银行卡的存款余额,然后进入一家餐馆,找到我需要的食品,我用手将食品直接“拖入”信用卡,就完成所有支付过程,餐馆就会在20分钟内把食物送到家门。
  “叮铃铃”,门铃响了,这么快食物就送来了么?这时按门铃的人身影自动出现在了互动电视屏幕上,哦,原来是隔壁邻居。他想邀请我去他家一块玩篮球,在他家的互动电视屏幕上,当人们在屏幕上把篮球打出去以后,游戏中的人物会有相应的反应,会把球再给人们传回来,让人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篮球比赛。
  由于肚子太饿,我婉言谢绝,约定下次再战。食物还未送到,我打开互动电视上的“钢琴”,手指点下,一曲优美的贝多芬名曲飘荡开来……

 [b] 触摸屏:角逐未来天下争夺战[/b]
  得触摸屏技术者得未来天下,谁将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这场惨烈的竞争,在手机、笔记本乃至多媒体领域都已经开始上演了。随着竞争的激烈,触摸屏技术离普及还远吗?
  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iPhone
  乔布斯开心的笑了。当苹果iPhone把实体按键简化到只剩一个之后,利用触摸屏让自由轻松的触控体验发挥到了极致。轻点相片,它们便都飞了出来。网站也能通过手指轻松的放大缩小。在屏幕上,用户只要用两根手指张开或者合拢,iPhone就能重新调整窗口大小。除了一个返回按钮,所有的操作均通过触摸屏来完成,喔,对于用户来说,一切就仿佛魔术一样。这个魔术随即给了苹果最好的回报:上市一年来,iPhone已在数十个国家销售600万台,预计 2008年销售1300万台,这些数字是不是足以让竞争者吃惊和嫉妒?
  现在,诺基亚、爱立信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改为驻扎在硅谷办公。他们不得不来到这里,因为iPhone不仅取得了一个让他们眼红嫉妒的数字,更重要的是,苹果iPhone已渐渐从一个“搅局者”演变为手机行业的“控局者”。他们必须亲自驻扎在世界IT心脏地硅谷,实战浑身解数以便不被iPhone全方位打败。
  尽管迄今都有人认为iPhone的技术“偷窃”于Perceptive Pixel公司Jeff Han的发明。但苹果公司看到了触摸屏技术对大众的吸引力,于是趁热打铁,将iPhone功能进行了适度删改,推出了全软件操作显示的iPod Touch。虽然目前的应用只允许拇指和食指两点操控iPhone的屏幕,但这已经也许是鼠标诞生以来,电脑和电子消费品产业在操控技术方面最重要的一次发明。
  只不过,竞争对手又岂甘于苹果独自吞食触摸屏这块大蛋糕?5月6日,中国台湾手机制造商宏达国际发布了触摸屏Diamond手机,将于今年6月在欧洲市场率先上市,这一款新的3G智能手机使用微软的Windows6.1操作系统,抢先升级到高速3G网络。
  三星、诺基亚、LG、RIM这些手机巨头,也开始搅局触摸屏手机领域。RIM和诺基亚都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在触摸屏手机市场有大动作。诺基亚的触摸屏手机可能使用Symbian(塞班) S60平台。Symbian去年10月份公布了支持触摸屏的S60版本。来自国外媒体的报道称,触摸屏界面支持手机和专用笔输入、触觉反馈功能,集成有 Flash视频的浏览器。
  虽然RIM CEO迈克•拉扎里迪斯对触摸屏手机十分反感,但为了遏制iPhone强劲势头,不得不积极研发触摸屏版黑莓手机。消息人士透露,RIM计划今年第三季度推出触摸屏版黑莓手机。推出触摸屏手机之后,RIM将在个人消费者市场与iPhone短兵相接。据悉,该款新机的名称为“Thunder”,在美国本土市场将由Verizon无线独家销售,在海外市场则由沃达丰销售。2007年,iPhone上市仅6个月就抢去了美国智能手机17.5%的市场份额。
  此外,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遥遥领先的诺基亚,也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销售触摸屏手机。早在去年9月,诺基亚CEO康培凯就声称:“触摸屏并非是苹果的专利。
  而无论是抄袭iPhone还是被iPhone抄袭,魅族M8在上市前获得的关注不比苹果少。一家名为Deeda的名不见经传的厂商也透露了 DeedaPI的消息,所有的配置都直指iPhone。甚至连Google和微软也要来凑热闹——从泄露的情报来看,“Google Switch”和传说中的微软手机都是全触控手机。再加上炒得极热的索爱PSP Phone,2009年的焦点肯定是各大厂商在全触控这块肥肉市场上面的大乱战。

 [b]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b]
  如果说苹果的触摸屏产品倾向于实用性的话,那么微软用了6年时间研发的平面计算机(Surface Computer)的出现,则是对电脑进行了一个彻底革命,是触控技术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的先兆。
  由于Surface Computer的大小和形状都酷似一个咖啡桌,因此它得到了一个亲昵的称呼:“咖啡桌电脑”。相比触摸屏手机,它将多触点技术创造性的延伸到了许多新的领域。比如,除了提供iPhone所有的双指图像伸缩功能外,咖啡桌电脑还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物品识别功能。它将二维的平面与三维的物体识别结合在了一起,演绎出了许多有趣的应用。比如,把一杯咖啡放到“桌上”,屏幕上能马上显示一杯咖啡,还能显示出咖啡的温度等相关信息;你要买东西,直接把银行卡放到 “桌上”,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银行卡的存款余额,然后进入网上商店,要的商品,只需用手将商品直接“拖入”信用卡,即可完成所有支付过程。很显然,这样的电脑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用户,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其实,触摸屏的制造跟生产已经成为各大厂商必争的一块蛋糕。除了微软之外,惠普、[url=http://detail.zol.com.cn/projector_index/subcate14_96_list_1.html][color=#0000ff]三菱[/color][/url]、联想等公司也已经牢牢掌握了类似的多点触摸技术作为“撒手锏”。在最近炒得火热的Mac Book Air笔记本上,多点触摸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今年6月初,惠普在德国柏林展示了其最新一代触摸屏PC HP TouchSmart,用户可不用键盘和鼠标,只需手指轻点或划过屏幕,即可浏览照片、放音乐、观看视频、玩游戏、接入互联网等。
  遗憾的是,这些触摸屏电脑目前都价格不菲——尤其以Surface Computer最为昂贵,每台10000美元,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更多挑战者早已蠢蠢欲动了。一家名为Eyebeam科技艺术中心的工程师已经联合了NOR_/D艺术工艺设计中心,研制一款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Cubit。这种功能与Surface Computer颇为相似的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不但支持Windows、Mac、Linux等平台,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只有500美元到1000美元。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Eyebeam还将Cubit的硬件图表和软件程序代码统统公布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毫无保留地揭开了触摸屏技术的奥秘。掌握了这些信息,山寨厂或许就能自制触摸屏了,更不用提用流水线装配的生产商了。
  事实上,超便携笔记本也盯上了触摸屏。预计在2010年发售的二代OLPC儿童电脑,触摸屏设计便是其主打设计。而[url=http://detail.zol.com.cn/motherboard_index/subcate5_227_list_1.html][color=#0000ff]华硕[/color][/url]易PC,也早已加入了触摸板多点触控技术。
  [b]谁是触摸屏时代王者?[/b]
  事实上,无论是MP3\MP4,还是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触摸屏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体积小巧化一直是随身数码设备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触摸屏的应用是减少体积的革命性手段,不使用触摸屏技术,是很难在越来越小的体积上实现人机交互的目标的。
  通过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正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在银行,人们通过触摸屏取款存款;在KTV,人们通过触摸屏点播喜欢的歌曲;在医院,人们通过触摸屏查询自己医疗检服务价格,选择专家门诊,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
  现在,触摸屏技术除了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外,还能陪人玩。2006年03月,[url=http://detail.zol.com.cn/projector_index/subcate14_84_list_1.html][color=#0000ff]松下[/color][/url]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确切地说应该是一面电视墙,因为它是由多个可触电视组成的。松下的互动电视墙有两个电视“墙面”,每一个“墙面”都有110英寸。用户可触摸互动电视墙的任一点进行操作,不仅可以看电视,还能上网、收发邮件……是的,就如预言家所说,它们会带来翻天覆地的生活革命。
  只不过,当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谁最有可能成为触摸屏时代的王者?
  苹果?苹果已经开始计划把这项神奇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到更多苹果产品中去,比如苹果笔记本,甚至是具有触摸屏技术的鼠标。 但是,苹果的触摸屏技术已不再神奇,苹果虽然还将延续它那独特的魅力,但想成为王者并不容易。
  微软?没错,至少PC领域,微软将仍在触摸屏时代展现它的帝国统治力。微软的依靠不是昂贵的咖啡桌电脑,而是近日明确将于2010年上市的 Windows7,这个神秘的新系统,杀手锏正是让世界为之惊艳的触摸屏技术。(见22期新闻评论周刊《Windows 7 一指行天下》)。
  Windows7的上市,对于那些正在进行触摸屏攻坚战的电脑厂商不啻一个好消息。好的硬件也需要强大的软件,才能完全发挥效果。尽管惠普、联想、华硕、宏碁都已开发强大的触摸屏电脑,但请想象一下,TouchSmart们装上Windows7后强强联手带来的效果和冲击吧。

 [b]触摸屏商机无限[/b]
  iSuppli预计2013年触摸屏出货总量将达到8.33亿片。
  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2008年的触摸显示屏的总出货量将达到3.41亿片,而总值将达到34亿美元,而到2013年,触摸屏的总出货量将达到8.33亿片,总值将达到64亿美元。
  iSuppli表示,全球关于触摸屏的技术已经从2007年的16种增长到现在的20种,其中12种已经实现商业化,并投入批量的产品生产。目前全球与触摸屏技术相关的制造商已经超过300个,而且有更多的公司正准备投入到触摸屏技术的发展中来。
  [b]触摸屏26年成长路[/b]
  1982年,最早的触摸屏技术诞生了。当时,多伦多大学和贝尔实验室是这一领域两个主要的研究机构。 当时使用的介质是毛玻璃板,当手指接触到毛玻璃板时,由于压力不同,会形成大小不同的影像。而这些影像通过置于介质后面的相机来捕捉,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
  1983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第一篇探索使用触摸屏输入(Soft Machine)的论文。1984年,贝尔实验室率先设计成功了触摸屏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集成荧光屏与触摸屏,使用者能够用手指通过触摸屏与荧光屏显示的图像产生互动。这一设想目前已在iPhone上全面实现。
  此时,多伦多大学也开发出了一套多触点触摸板系统,但其原理却与贝尔实验室的迥然不同。它使用的是电容传感,当触摸板不同位置接受到压力时,其电容分布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通过计算机分析,转换成输入信息。
  上世纪90年代初,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触摸屏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包括用两根手指缩放和转换图像。此外,他们还尝试将一个触摸屏放在键盘反面,使用者只需将键盘反过来用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触摸操作。
  1992年,IBM和南方贝尔电话公司首次使用了全屏幕软件键盘操作,联合开发了一个被称为“西蒙”的智能电话,这就是iPhone最初的雏形。与此同时,日本的Wacom也研制成功了多触点输入面板,它支持包括双手操作和压力感受在内的许多技术特点。
  1年后,IBM推出的第一台平板电脑(Tablet PC)融合了不少多触点技术的特点,引起了更多公司对触摸屏的兴趣。随后,微软、多伦多大学、索尼、东芝等分别在触摸屏技术上取得长足的进展。
  不过,触摸屏输入技术的标准化一直未有定论。这个情况在2003年微软推出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后得到了一定改变。
  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让触摸屏技术第一次全方位的被推向市场。iPod Touch、微软咖啡桌电脑也把触摸屏技术引入了主流消费电子产业。
  2008年,触摸屏则在手机、GPS、笔记本、MP4领域全面开花,巨大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展现,触摸屏开始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
 [b] 神奇触摸屏SHOW[/b]
   [img]http://i1.sinaimg.cn/IT/ul/2008/0630/U2148P2DT20080630151802.jpg[/img]
  这是由Perceptive Pixel公司所开发的革命性的触控显示技术。其创始人Jeff Han正在演示人类至今为止,所有能直接通过触控屏所做到的事。
   [img]http://i3.sinaimg.cn/IT/ul/2008/0630/U2148P2DT20080630152142.jpg[/img]
  微软和三菱联合开发的Lucidtouch技术,使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游戏拥有更多乐趣,还能左右开弓同时放大地图。这项技术还会整合到现有的产品线之中,它们包括商业、汽车、航空和国防工业领域。
[/td][/tr][tr][td] [/td][/tr][/table]

kbsese 2008-7-26 01:06

一直对触摸屏比较抵触

还是对机械的按键放心

waixingren11 2008-7-26 10:27

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进步,有了这个以后我们用起电脑来就更加方便了.

newmoroc 2008-7-26 11:38

这种事在2012年就能实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已经不像原来那样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梦想中的虚幻。少数派报告里也只是很肤浅的图像显示,真的要那样复杂的用手划来划去找东西,科技真的是落后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触摸屏之未来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