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carter 2008-8-12 11:40
Intel五年规划:从45nm到22nm 从Nehalem到Haswell
2008年秋季IDF论坛将在下周开幕,届时Intel又会详细公开大量的未来开发计划,让技术爱好者大快朵颐。法国Canardplus.com 近日与Intel工程师沟通,提前获悉了未来五年内的一些处理器发展规划,从今年的45nm Nehalem一直到2012年的22nm Haswell。
我们知道,Intel现在的处理器开发模式是“Tick-Tock”,也是每两年更新一次微架构(Tock),中间交替升级生产工艺(Tick)。 Nehalem是采用45nm工艺的新架构,而2009年的Westmere将升级到32nm,2010年的Sandy Bridge又是新架构。最新情报显示,Intel将在2011年推出“IVY Bridge”,也就是Sandy Bridge的22nm工艺升级版;2012年再推出“Haswell”,基于22nm工艺的又一个新架构。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10545891.jpg[/img]
Nehalem:
有关年底即将面世的Nehalem家族我们已经屡次谈及,架构和性能也都有了初步了解。首先看看Intel CTO Pat Gelsinger展示的B1步进Nehalem晶圆。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51116.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51993.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52620.jpg[/img]
作为一个新架构产物,Nehalem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很轻松地在最短的时间内衍生出大量版本,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包括核心数量、缓存容量、集成内存控制器类型、是否集成图形核心等等。
至于性能,Nehalem已经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一般来说同频率下比现在的Core 2会有15-20%的提升。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53345.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53862.jpg[/img]
Sandy Bridge:
Sandy Bridge(之前称作Gesher)是Nehalem的继任者,也是其工艺升级版,从45nm进化到32nm。Sandy Bridge将有八核心版本,二级缓存仍为512KB,但三级缓存将扩容至16MB。
Sandy Bridge最大的亮点是将引入“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简称“AVX”(之前称作VSSE),其重要性堪比1999年Pentium II引入SSE,其主要特性有:
1、更宽的矢量运算:从128-bit增至256-bit,并保持向下兼容性
2、增强的数据重排:单个操作可同时处理8个32-bit数据
3、支持三操作数和四操作数,非破坏性句法
4、支持弹性的访存地址不对齐
5、可扩展的新操作码(VEX)
Intel宣称,用AVX取代SSE执行矩阵乘法等特定应用时可带来大约90%的性能提升。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60366.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1009.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1840.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2738.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3271.jpg[/img]
Haswell:
有关Sandy Bridge的工艺升级版IVY Bridge和架构升级版Haswell(都是22nm),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它们的名字,具体架构情况就几乎一无所知了,预计Haswell会普遍使用八核心设计,缓存架构会全面升级,节能技术也会有很大改进。
不过Intel确实透露了一点,那就是Haswell会支持积和熔加运算(Fused Multiply-Add,FMA),也就是可以在同一条指令里同时执行加法和乘法运算,可提高浮点计算速度和数字精确度,改善矢量和标量工作流的执行。
IVY Bridge和Haswell都还在初期规划阶段,要到三四年后才会面世,因此现在所知甚少也是正常的,等到Sandy Bridge临近的时候才会日渐明了。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4554.jpg[/img]
Tolapai:
Tolapai就是Intel即将推出的x86架构SoC嵌入式处理器,类似NVIDIA的Tegra,也是自1994年的80386EX以来Intel第一次将x86处理器、芯片组和内存控制器整合在一起。
Tolapai基于Dothan Pentium M架构,频率600/1066/1200MHz,集成DDR2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I/O控制器等,还有QuickAssist集成加速器。
Tolapai将集成1.48亿个晶体管,采用1088-ball FCBGA封装,针脚间距1.092毫米,核心面积37.5×37.5毫米。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10564687.jpg[/img]
Atom:
近来火热的Atom便携式处理器也会在IDF上继续亮相。Atom分为两个系列,其中代号Silverthorne的Z500系列面向MID和UMPC设备,尺寸仅仅13×14毫米,代号Dimondville的N200系列面向Netbook设备,尺寸也不过22×22毫米,而传统笔记本使用的Celeron处理器尺寸可达35×35毫米。
Intel表示,基于Atom N200的基础移动平台将致力于提供简单、低廉的Netbook便携设备,系统价格250美元左右。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75793.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80407.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81451.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82373.jpg[/img]
Larrabee:
代号Larrabee的Intel独立显卡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并辅以光线追踪技术。Intel声称自己的目标是给现代PC游戏带来实时光线追踪,从而提供精确的物理反射效果和每像素级的精确阴影效果,而且随着处理器核心和数量的增加,可获得近乎线性的性能提升。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83759.jpg[/img]
[img]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812/S10584787.jpg[/img]
[size=3][b]楼主我已经想好了,下一台电脑就是Haswell[/b][/size]
[[i] 本帖最后由 seekfor0017 于 2008-8-12 14:04 编辑 [/i]]
vince@carter 2008-8-12 15:51
图终于分开了,谢谢版主了,发帖的时候没注意到连图了,真是不好意思
125085787 2008-8-12 16:31
Inter的CPU现在是越来越强了 我觉得AMD一直靠价格抗也不是个办法
本身 技术才是发展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