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在中国减员10万过冬.

song310226 2008-10-8 13:42

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在中国减员10万过冬.

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只能赚取产业链条中最微薄的加工利润,却付出诸如无视工人合法权益、牺牲环境质量等重大代价。现在,即使是这样的模式都难以为继了。

郭台铭手谕曝光:富士康航母急刹车

深圳的龙华镇和观澜镇,50栋曾经住过数万富士康员工的宿舍楼,如今已人去楼空。

这家赫赫有名的台资消费电子加工制造业航母,正遭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衰退。在此之前,富士康经历连续三年的急速增长,曾经创下一周内新招8000人的公司最高纪录,并使旗下生产基地遍布国内16个城市。

“风暴来袭”

8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国际控股(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简称FIH,2038.HK)公布了200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净利润1.42亿美元,同比大幅减少56.1%。该公司2007年净利润7.214亿美元,2006年为7.18亿美元。

据说在准备这份财务报表时,富士康总财务长黄秋莲大感头疼,彻夜难眠,因为她预见到结果将令人相当难堪。

早在半年前,富士康员工内部甚至有传言“公司第一季度盈利只有区区8万美元!”这一说法过于惊人而且无从证实,但一度为母公司鸿海集团贡献30%以上利润的FIH,今年以来业务的迅速下滑却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与此同时,郭台铭掌控的鸿海集团旗下各上市公司表现也差强人意。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简称鸿海精密,2317.TW)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0%,建汉科技(3062.TW)净利润下降46%。

深圳,是富士康中国总部及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所在,从1996年开始,作为这艘逐渐成形的制造业航母的引擎,深圳基地一直处于加速运转状态,仅龙华和观澜两个厂区,就聚集了工人30多万。但2007年下半年起,观澜厂区首先出现了异常的波动迹象。

富士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观澜厂区主要是为苹果公司做代工生产,但后者的新订单并未如预期那样继续增长,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通过停止招工和人员的自然淘汰,逐步缩减掉工人数量。该厂区正是富士康2005年扩张最为猛烈时所开建。

富士康内部的有心人早已感觉到山雨欲来之时的丝丝凉意,不过当老板郭台铭亲自出面承认危机来临时,还是令他们震动不已。

7月28日,富士康10大事业群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收到了刚刚在台湾君悦酒店举行盛大婚礼的郭台铭签署的警示手谕。在这份手谕中,郭台铭直言“风暴已经来袭”。他要求旗下各事业群要在开源方面做到选对客户、选对产品,加强市场行销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更重要的是,他特别要求各事业群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严格执行节流策略,即人力冻结,扩厂冻结,提升效率,加强训练,改善提案,节省费用20%。最后,郭台铭还将节流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季度: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一年内完成20%的节流,每个季度降低费用5%。手谕的最后落款是郭台铭的英文签名。

“富士康现在需要不断地输血,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现金母牛了。”一位知情人士称。

三年“跃进”

走进戒备森严的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大门,就像置身于一座设施完善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每天都有30多万人在不同的时段里活动。每逢交接班,身穿蓝色工服的男工和红色工服的女工,如潮水一般在厂区大门出入口处汇集和散去,熙熙攘攘数小时不断,现场蔚为壮观。

富士康所有厂房以白色为基调。无论是历史较长的龙华厂区还是2005年才开建的观澜厂区,都有一座座五六层楼高的白色厂房,外立面上布满各种形状的裂纹。“这是富士康特有的印象派艺术。”富士康内部员工这样戏谑说。

事实上,厂区里这些随处可见的“印象派艺术”,不过是勾补厂房外表裂缝的水泥痕迹。据员工介绍,厂房结构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当初建设时工期催得太紧,还没等墙体完全干透就刷上外面的涂料,立即安装生产线投入生产,以应付纷至沓来的订单。换言之,它们都是过去两三年富士康超高速发展最有力的证据。

凡是2003年时就已加入富士康的员工,都对公司那一段疯狂扩张的劲头感到惊讶。2003年底,富士康龙华厂区员工不过五六万人,经过2005、2006及2007上半年的翻番增长,最高峰的时候其深圳两大厂区总共有30多万员工。

老员工们回忆,整个龙华镇一带可用的楼房都被租完了,有时候公司还将一整个工业园区全部租下来,24小时加班在厂房内加装灯管和卫生间,搭建上下铺,改造为员工宿舍。新招聘的工人们可能会先在铺了凉席的地上睡一晚,等第二天床安装好了,就从通铺搬到床上。有一段时间,租房的速度实在赶不上员工的扩招速度,上下铺被改造成了3层的床铺来应急。

一周内新招8000人,这是急速扩张年代的富士康曾经创下的最高招聘纪录。

高潮已过?

富士康发展最快的三年,正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三年。在此大环境下,全球消费类电子市场一片繁荣。

然而,风云突变。今年上半年,富士康深圳龙华、观澜两个厂区外租的宿舍越来越多地退租,因为要重新编排分配,部分一线员工不到半年里已搬过好几次宿舍了。据估计这段时间内富士康已退掉将近50栋楼房,里面曾住满几万人。

负责富士康内部土建工程的营建处,曾是最繁忙的部门之一:没完没了的项目等着他们去安排处理,接待室里挤满了盼望分一杯羹的承包商,连那架复印机也一刻不停地工作,“吐出”外包工程所需的各种文件。但如今这栋绿树掩映下的平房内外却显得格外冷清。

“工程都停了,没事做了。”习惯忙碌的营建处员工,突然闲下来后似乎有点不适应。

2000年,富士康杀入手机代工领域,2003年营业额即突破100亿美元,2004年营业额增长61%,2005年再增长65%,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2006年,其营业额突破了400亿美元,并坐上了全球最大数码相机模块代工厂的宝座。

2007年,富士康营业额虽然超过500亿美元,但年增长率仅略高于30%,已由前三年平均水平回落一半。这也是1996年富士康成立以来最低的增长率。

据三星经济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富士康中国大陆员工达75万人之多,所代工产品线覆盖电脑、手机、网络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以及游戏主机等。

而根据一份统计截止日期为2008年7月25日的富士康内部文件显示,富士康10大事业群在中国大陆的员工为65万人,与2007年相比,整整减少了10万人。有可靠资料表明,深圳一地就缩编了近4万人。

baby_snake 2008-10-8 14:39

经济危机不可小视啊,希望快点过去,中国应该升级自己的产业链

xingfuyuana 2008-10-8 15:49

升级产业链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在国内设厂的电子OEM企业基本不可能实现产业链升级,一个最基本的,就是国内核心技术太少了,电子产品的核心在别人的手里,如何进行产业链改进呢?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业链就会出现断层,也就是说产业链的某个要素被破坏了,只能依靠别人。而一旦自身优势的产业链要素也出现问题的话,产业链就乱了,需要的,是重新审视建立。这个新闻个人看来,主要讲的不是产业链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司的运作问题。

回到新闻,其实这个是必然的,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在1000到3000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各种社会,经济关系面临转变。
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大,出现这种情况不足为奇。

gongdianlong 2008-10-19 10:13

产业随波逐流,哪里来的核心技术啊, 期待下一轮繁荣来临

a407535389 2008-10-19 10:31

在产业上来说,我们一直处于下游,跟金融危机相关不大

yixiuge2008 2008-10-19 10:37

经济不景气,连富士康都需要断尾求生.只是房价怎么还不跌呢.:huffy

scottx 2008-10-19 16:37

富士康在昆山也有工厂,真是经济危机猛于虎啊

sleepingcat 2008-10-19 17:40

经济危机真是可怕,软件公司也有裁员的了,听起来心慌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在中国减员10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