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longke 2012-7-24 13:26
拨开重重迷雾——一个证券从业者的自述(持续更新,8月20日千字更新,53楼)
[font=楷体_GB2312][size=4] [/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只开此一贴,有时间我会不断更新![/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我会先笼统的谈谈比如后市预测的基本常识,然后分几个角度,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的真正工作和生态环境,会计师事务所扮演的角色,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互动,证券经纪类业务,证券发行承销业务,证券基金业务等各分支业务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全写出来不知道何年何月,我就尽量吧!
我写的是我经历和看到的东西,大家认同不认同的多包含。
但我要声明一点,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就是“内幕”,没有这个不敢说肯定不赚钱,但起码赚钱很难很不安,技术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好,仅仅是工具,而且谈不上是好工具。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有完整的理论根据,证券分析师的资格我有,国际金融分析师虽然没考过,但也学过,对此我不想和大家纠结这个问题,只想说工具就是再好,在中国用处真的不大,或者可以说我们只能这么办因为我弄不到“内幕“。我也用工具用图表写pdf分析报告给领导,因为我也要自圆其说,但我想说的是大家别迷信好吧?
PS:“内幕”这事有些“可笑”和大部分人想的恐怕背离很远,我会在后文中对上市公司真正接触内幕人(董秘证代)和游资基金等的相关反应进行一些解读,基本可以说是我的亲身经历,现在想想有些可笑,和大家想的真的挺不一样的。董秘和证代一样赔钱的~~你信吗?^_^
慢慢看下去,你就知道这不是戏言,但董秘证代确实很赚钱。
作为一个证券业从业者,我有许多话想说,也有许多话想讲,但想说的东西是多方面的,先就证券分析来说说吧。
我在上市公司证券事务部和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都做过,有中级的会计职称,所以在上市公司这条路上走的比较容易。
很多人认为图形有用,其实这是一个逻辑悖论,而且是多重反逻辑悖论。图形中,各种指标大部分都是从期货,外汇等金融工具,过渡到股票上的,这实际上有多少合理性,很难讲。比如说,你可以这样理解。在大量理性集中的投资者玩的游戏,在一个有序有条条框框约束下,他的价格会随着价值进行波动的,就价值发现而言,这是无利但理性的投资。
可是现在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核心问题,就是无序,无理性,你可以给自己画个图表,将非理性的东西写下来,看看究竟哪些理性的哪些是感性?估计所有人都会大跌眼镜,虽然意外,这是事实。
所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就是内幕,就是老鼠仓,否则根本不可能真正赚到钱,你可以查查那些真正发明这些指标的人,哪个发了大财?根本就没有的。
所以说看图表做股票是一种自欺欺人,就和猜想彩票图表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真正想做,一定要从基本面入手,方法还是很多的,但我不知道是另外开贴,一贴一贴的来个连续的,还是开一个主帖,一个个回复?
然后说说对后市的看法,我这个说的看法可能有些过于微妙。
市场上大部分人,对后市的看法,都是瞎猜----这是实话。
比如说,大家对后市的分析总会有这样的词语:“我感觉…………”“我认为…………”这些西域可以说是靠不住的。
就后市发展的原理而言,最核心的应该就是宏观经济指标的解读,最重要的几个指标是,PMI,CPI,PPI,GDP,M1,M2包括海关数据,这些数据一定要了然于胸,最起码要心中有图,否则谈不上后市发展预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说,统计局是胡扯,然后举出一堆例子,来证明自己如何的,这个我只能说有些可笑了。首先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不要说我上去做比他强之类的话,中国体制下能上位的绝对是能人,他不是不知道,是有方方面面利益在里面的。如果你有心你可以把这些经济指标和关键政策发布时间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你会发现有多少巧合。这种无声处听惊雷,才是智慧的巅峰,中国有能人的。
所以想赚钱,刨除其它如内幕等非正常手段等,一定要学会解读宏观数据,并了解这些指标的互动勾稽关系,这是必须的,没有任何人能说全懂,但了解这些会培养你的感觉和预警。这些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才是最重要的。
学习很重要,不要扑风捉影,要实实在在的去学,去看,这个很重要。有多少人,天天看新闻,天天口上讲CPI,PPI的实际上怎么来的根本不知道,这还不入不知道呢。所以一定要踏实,学那些不靠谱的指标,不入踏下心来,去学习如何解读这些数据,这会给你慢慢带来财富,而这笔财富不仅仅是股票上,是一种层次上的提升。
关于这些指标的运用有太多数据和指导资料,没必要详细解说,大家自己找资料吧。提一句我学习的心得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知识不是为了考试死记硬背,要学会独立思考。
说了这些枯燥的东西,来一些有趣又什么的东西,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也就是所谓的“董办”。
这个部门可以说是上市公司中最神秘的部门,原因无他,人少,门槛高,业务与其它部门不交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董办,由一个董事会秘书,一个证券事务代表,一个主管接待业务证券接待专干,一个主管内部信息披露的证券事务专干,一个主管部门内部事务的证券事务助理。
上市公司董办就几块,小的上市公司董办,就四五个人,大的如两桶油的董办,叫董秘局的,记得有一百多人而且还不算外派分支机构。普遍的上市公司一般十个人左右。
分别解说一下,这些人都做什么
董事会秘书:岗位职责就没必要说了,都是官面上的话,没啥说的。但有一点大家很少知道的,说来可笑董秘实际上在董办是基本“不干活“的,这也算中国特色了。董秘一般来说和实际控制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同窗,曾经的同事,多年交往的朋友,至少要有担保人。他在上市公司的地位是比较超然的,越大的公司越是这样。小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挂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一手管到底的,反倒就像是普通的副总。但比较上规模的上市公司,就是总经理也不大敢对董秘呼来喝去的。所以也造成了董秘这个怪胎,也造成了董秘工作能力上事实的差距,有些董秘的工作能力确实存疑。见过很多董秘真是对上市公司一点都不懂的,这种董秘绝不少见。更有董秘一年你都见不到几次面,签字都是走快递或者传真的,碰上这样的董秘,你就是累吐血都没人知道。
证券事务代表:或者一般公司也叫做,董事会秘书助理,基本可以说,此岗位完全行使董秘的实际工作,两者工作完全交叉重叠。这也是很多董秘什么都不懂,上市公司依然如常运转的原因所在,某种程度上证监会和交易所是认同这种情况的。
先不说另外三个岗位,先说说这两个工作角色和定位及待遇。
董秘证代待遇差距非常大,每年公告出来的肯定不准,这个大家心知肚明。
据我所知,董秘年薪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在20W以上,一般来说年薪在40W左右,公司配车配房,年终奖会有5-10W左右。沿海地区会更高一些,如果是大公司的董秘,几百万不少见,有的甚至就是实际控制人的家属。证代的工资则是有些偏低,一般起薪10W多一点,年终奖1-2W,大公司也就在25W左右,奖金则是比较多的,毕竟证代是做实际干活的,年报肯定是有奖金,半年报和季报一般也有每次多少使公司而定吧。
总的来说,董秘算高收入者,证代挣的也不算少吧——要指出的是无论证代还是董秘都要具备交易所的董事会秘书资格,这是必须的。
有趣的是,董秘很少有证代一步步升上来的。尤其是在本公司内部升迁的很少,所以董秘和证代谈不上竞争。
内幕什么的一会儿再说,详细理解这些岗位分工,你才能明白内幕是怎么出来的,要知道真正的内幕是这些人造来的,大家稍安勿躁。
[/size][/font]
[quote]原帖由 [i]javey[/i] 于 2012-7-26 09:22 发表 [url=http://174.127.195.163/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3016064&ptid=4497202][img]http://174.127.195.163/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董监高里有几个是懂证券的?我也是混这一行的,想靠内幕这一块发财,其实很难,上市10年,公司能提供几次让你内幕交易的机会?的确有机构会找上门来和你洽谈,但是你敢那么去配合机构做吗?出了问题,你就是那个背黑 ... [/quote]
[font=楷体_GB2312][size=4] sexinsex果然水深!你看这不就来一个嘛~!一看行文就知道是在上市公司工作的,不是证代就是证代副手吧。你在文中提到的正是我要展开说的,实际上“内幕”都是“做”出来的。而大家真正认为应该掌握内幕的人,往往是无法用“内幕”赚钱的,看着是违反“常识”,但这些是有事实依据的。大家可以慢慢读懂,因为迷茫源于不解。
但既然有人提出来了,我就在此展开了说些东西(放心绝不会砸我们这行的饭碗的^_^,我有分寸)
很多公司董办就3个人,这是事实,甚至就董秘,证代两个人我也见过,但这种公司往往,全体员工不过百人,而这样的上市公司投资潜力实在“难说”,投资这种股票无异于刀头舔血,其实董办人数的多少和层次应该能某种程度上评价一支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依据。是想一下,如果主管证券的领导都不懂,上市公司能做成什么好样子?
交易所两千多家上市公司,以我接触的层面,至少有一半不足五人的,这些公司如果投资者没有特别的消息来源就别合计了。至于如何得知这些部门人数多少,方法很多,但我不能举例子,因为已经有人给我发信施压了,我该不说的还是不说了,总之方法很多,你可以自己想。提示一句,不一定要到现场去的。
至于市场上经常有一种声音,说是上市公司和机构联合做扣,圈股民的钱,这事是肯定有的,否则每年证监会都干嘛,总要有些正事抓几个人的。但如果大家熟读交易规则,有些是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你可以理解为擦边球),有些是绝对禁止的。——请大家仔细品位这句话,一定要仔细,后面的更新我会以此展开。[/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b][font=宋体][size=5][color=DarkGreen]首先谢谢您给大家带来的理念。鉴于你重新开了主题,最好在一个主题中持续的更新,这样大家也好认真学习,了解。期待您的更多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真正的了解股市的真章!!!
-------BY海棠[/color][/size][/font][/b]
[[i] 本帖最后由 yunlongke 于 2012-8-20 13:43 编辑 [/i]]
xhd00 2012-7-24 23:07
一只青蛙看到井口,就以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发明指标的人就一定要发大财,这个逻辑就好像,比尔·盖茨的老师就一定要比-比尔·盖茨有钱一样滑稽。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仅用自己的见解就以偏概全,便是无知,没见过的不等于不存在。在我看来一个基本面分析者或一个技术派分析者互相取笑对方无知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无知!
irda 2012-7-25 06:44
标题
支持楼主。以专业的角度解读股市,以业内的角色抒发感受。一帖就好,多主题贴会很乱。
yunlongke 2012-7-25 08:41
回复 2楼 的帖子
请您认真看看内容再回复好吧?从来没有说我是基本面派的吧,要我说中国市场是内幕派。
只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相对来说对普通人,基本面更容易掌握而已。
你这以偏概全的说法不可取吧
wozhaoac 2012-7-25 09:11
不敢苟同楼主的观点,技术分析不是无用,大多数人亏钱,是因为乱用技术分析。
madaha1982 2012-7-25 11:30
楼主从一个角度揭示证券市场,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赞同他的这种做法的,至于写出来的东西用得上用不上,自己掂量就行了。况且楼主也是说出一个事实,并非说全是这样,也并无强迫他人接受之意。
力挺楼主:excellence
blackhorse2009 2012-7-25 11:33
另外一贴已顶过,再来支持楼主一次。
从自己炒股多年的经历来说,多数散户尤其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不得其门而入。市场上书籍太杂,我自己光买的证券书籍少说也有百本,网上下载的更不计其数了,但回过头看,有价值值得反复阅读学习的不到十分之一。真正让我对股票操作顿悟的恰恰也是一位在机构担任多年操盘手的朋友,花了周末整整一下午给我上的一堂课。从那时起我才开始走出怎么操作都亏损的迷局……
痴迷技术理论的人往往容易排斥诸如消息内幕政策这类东西,但相反的是,手握巨量资金,能影响市场的机构主力却几乎都把图形量价这些东西放在最次要的位置考虑。我觉得认真学习主力机构的选股思路和操盘方法,才是散户战胜市场的不二选择。只是这样的机会实在很少,市面上标榜机构操盘手秘诀一类的书基本就是忽悠人的。
所以希望楼主能坚持更新下去,给我们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去了解图形背后那些最本质的东西。一百个人看文章会有一百种态度和想法,但只要有人从中收获了,我觉得楼主的付出就算很有价值。
yunlongke 2012-7-25 11:43
回复 7楼 的帖子
谢谢鼓励,我会持续更新。
您说的很对,市场上的书真的没什么用,误导的居多,毕竟真话不是那么好接受的。而且说真话的话,一来砸人家饭碗,二来,说了真话他的书未必能出版。
yunlongke 2012-7-25 11:45
回复 6楼 的帖子
多谢,鼓励,我会继续持续更新。
我确实没有想教给别人什么,只是想通过我的经历提供给大家一个角度。
chalv71 2012-7-25 12:07
相信你,期待你后来的内容,我也是不相信什么数居分析什么的,都知识个别人的工具,骗股民的工具
涨停版 2012-7-25 12:14
看看股市内部消息,的确黑幕重重,还是消号吧!谢谢分享!
希望楼主继续更新!比其它资料有用。
mutianxi123 2012-7-25 22:26
本人偶尔也操作几把,只亏不盈。给我的感觉,中国的股民90%是亏损的。好比一个大人在逗小孩子玩。
badboy1743 2012-7-25 22:32
这个不算揭秘形的,最多算是个学术解释形的内容。
xin567xin 2012-7-26 09:06
很欢迎楼主这样的原创贴,进来支持加学习!
javey 2012-7-26 09:2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unlongke 2012-7-26 15:40
回复 15楼 的帖子
文中引用的你的帖子我不知道这违规不违规,但你说的都是实话,正是我想说的。如果我窃为己有总是不安,所以引用了,别见怪。
你说的对,有些能说的可以说,有些不能说的,说出来出大事的,我会拿捏分寸,主要通过组织架构和上市公司治理这块写的,多谢提醒。
再次衷心感谢!
porn1234 2012-7-26 16:14
楼主说的董办的人数其实就是看公司治理的情况了。这一套都是从西方学来的。像公司的独董完全就是扩大公司知名度用的。能在股市里赚到钱的,除去内幕消息的影响,都是比其他股民聪明的。本来股市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零和博弈。一定程度上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很重要。
bulce 2012-7-27 00:14
呵呵,似乎打开了扇门,即使只是条门缝也好好瞧瞧门后面是什么神奇,图型后面是什么图型
bulce 2012-7-27 00:25
有些需要拿出来晒太阳的东西,就真不能晒吗?非得捂着,我不知道一个人的饭碗是不是只有一个,反正我是砸过自己好几个饭碗,但现在我胖了……。对于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就是这样捂出来的。
支持楼主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来,毕竟这个股市不是一些人的股市,这些人一边的鱼翅捞饭却还掂记着别人泡饭的有几根榨菜。严重bs下,端着个破碗,还说着别给砸了的人,你不知道手中的就是捧着几个破瓦片。对此情景我只想到了民国时留着辩子念着大清国好的嘴脸。
言语上可能过激,如被禁言也认了……
yunlongke 2012-7-30 10:20
[font=楷体_GB2312][size=4]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或者可以说现在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一种谣言,机构和上市公司合伙做扣圈钱。比如说:“我听说谁有资产注入……”“我听说谁业绩预增……”“我听说谁要重组……”
这些都是最常见几种说法。
一、资产注入这事能流传出来,一般来说可能性真的不大。从上市公司角度来说,了解这事的,尤其是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即使是公司内部高层在运作期间都未必清楚来龙去脉,也就董秘和财务总监能了解核心东西,所以这种传言一般来说可信度极低,而且你很难抓准机会。而且这种类型的传言如果越是在市场上广为流传,越没有什么可盈利的机会。大家可能会发觉,这种消息要不就是瞎掰,或者即使是准确的(就是后来真的发生了,但时间点有出入的)一般盈利连一个板都不到,甚至消息见光死的很多,这往往并不是联合做扣,而是机构通过蛛丝马迹推测出一些东西,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推波助澜的效果。
二、业绩预增这种市场传闻一般来说有可能是准确的,起码可信度比较高,一来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大部分的底层职工是感觉的出来的,尤其是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制造业,底层员工对公司业绩还是心里有谱的,比如说这个月上线多少台,下线多少台,库存大不大,通过这些肯定是能看出公司经营状况的,虽然不准,但很直观。所以这种消息一般来说可信度还是可以的,因为能流传出这种消息的渠道太多了。但要指明的是业绩预增这种行情尤其是你很难知道准确的预增多少,要结合板块进行分析,如果是行业优势,或者是一些一过性的,比如说政府补偿之类的,实在没有太多盈利空间,这种消息可以做做,但不必太过于执着,这种股票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上升期,但获利回吐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几乎所有这种消息和最后放出的真实预增多少都是有很大出入的。
三、重组——这事说来太复杂了。在上市公司这么多年,就这事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懂。在国内,地方有地方的利益,国家有国家的政策,公司内部股东权益与历史遗留的纠葛,种种复杂程度确实令人崩溃的,这也最能体现人能力的舞台。作为外人,根本不可能有透彻了解的,就是局内人又有几个人能把握的。所以奉劝各位重组这种事,变数太多太多,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和时间金钱还是算了吧————风险太高了
还有很多流传的说法,我暂时不一一列举了!但要说的是,上市公司和机构做扣的情形是有的,虽然我有压力,但我会适当的大概说几种情形,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