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about 2012-7-29 22:45
新兴市场国家还在追梦?
15年前,同样是六月,泰国官方放弃了长期以来与市场力量的艰难对抗,最终宣布其货币泰铢对美元贬值。“我已经连续两个月没睡觉了,”泰央行负责人在宣布贬值的这一天如是说,“今晚,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不过,紧随其来的却是金融危机从泰国扩散到(东亚)邻国、俄罗斯、巴西,最终在2002年六月侵夺阿根廷和乌拉圭,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梦魇。自1997-2002年的波动、逆转之后,接下来的十年像梦一样(美好)。2003年,中国经济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印度经济也扩张了近8%,而且未来六年内很可能用四年的时间就可赶超这一增速;巴西新任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也通过缩减公共债务,实现首个五年计划的经常账户盈余,安抚了IMF和债券市场。高盛投资公司也公布了其对2050年金砖四国的预测(详情请见 高盛:《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预测认为大型新兴经济最终将主宰整个地球。受危机影响的国家从货币贬值、债务违约、期望低迷的痛苦中,从低价、灵活的货币、借款机会和增长空间中崛起。全球资本市场也通过购买其股票、债券甚至以其本币标价的金融产品等欢迎他们的回归。由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编纂的、备受欢迎的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也从2002年末的350%上升到2007年十月的峰值。新兴经济体并没有用尽这些资本流入,只是回收利用了它们。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以作为应对新一轮货币危机和IMF援助的保证。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帮助其他地区奋战金融危机。6月10日,印尼中央银行声明将购买IMF1亿美元的纸币,实现了其(作为被援助国)角色的深刻转换。但十年梦般的日子一过,一些问题就出现了。中国正挣扎着实现保八的经济增长(本年第二季度其经济增速仅为7.6%);曾经有志于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印度现在也只能幻想着摆脱双位数的通胀率。(尽管)没有一个大型新兴经济国家站在戏剧性的金融悬崖边缘,就像欧元区和美国的“财政悬崖”一样,但是它们的经济前景已经开始下行。
[img]http://media.economist.com/sites/default/files/imagecache/290-width/images/print-edition/20120721_FNC631_0.png[/img]
部分增长放缓也是小心谨慎的政府因担心价格压力或房地产泡沫精心策划的。就在不久前的五月,波兰央行就用加息来平抑通货膨胀,这使得其利率持续超过了2.5%的目标。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与50000多个的房地产开发商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等待他们降低房价,即使房地产商们仍等待他解除限制购买多套住房的政令。随着增长放缓,政策制定者将缓解回应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经济放缓并不只是需求单方面的现象,不是出口疲软的结果,更不是过去实行低于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紧缩政策导致的。潜在的可持续增长率也可能不如此前认为的那样让人印象深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指出,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新兴经济体)可能已经“产生了过分乐观的潜在增长预期”。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这种上涨开始于的(上个)十年的后期。在中国,仅2008年一年,信贷比率增长了27%。而其他国家上涨已经结束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南非、匈牙利和韩国的信贷比率已经大幅下降。大型新兴经济体们的增长可能再也不会像2003年后那么迅速了。但是“金砖四国”的行动纲要并不认为所有的成员都会(陷入慢增长的漩涡)。在其去年公布的最新预测中,高盛投资公司(Goldman Sachs)就预计未来十年内巴西经济增速将达5.2%,俄罗斯5.4%,印度6.3%,中国6.9%。现在看来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增速可能不抵预期了,倒是中国和印度还有实现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