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pllpllp 2012-10-17 11:17
国务院批复8省市海洋区划 10股望爆发
中国政府网16日消息,国务院密集批复了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等多省市的海洋功能区划。
华泰证券认为,与海洋经济联系较紧密的行业有:渔业、石油化工以及海工装备类的上市公司。
1、从政府层面,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的通行条件。目前,各沿海大省纷纷抛出自己的规划。如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为6800亿元;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人均收入50000元,照此预测海洋生产总值为9000亿元;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定的2015年目标为1098亿元;天津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是5000亿元;广西2015年海洋总产值目标为470亿元。
2、从地区规划看,近些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沿海省份的劳动力成本、贸易口岸等竞争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如果说,西部地区依然可以依靠产业转移维持经济增长,那么东部省份则要寻找新的出路。海洋作为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当然要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海洋经济掘金的大潮来。
3、从产业分配的角度看,在房地产等支柱型产业受到国家抑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有效投资的支撑,各地顺利达成GDP的主要目标将会十分困难。而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许多临海省份来说,提供了一次“转型”机遇。北方沿海省份多为重工业基地,技术设备老化,竞争力下降,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强烈。如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方面十分明确,依托自身钢铁产业和石化产业的基础,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及配套产业,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山东省所处的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较全,包含了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开采等,这些海洋新兴产业可以形成集聚效应。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海洋经济当作一个突破口,必须要成为投资重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健康和均衡发展。
4、海洋经济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因素。与海洋经济联系较紧密的行业有:渔业、石油化工以及海工装备类。这里可以重点可以关注三家公司:国联水产、中海油服和亚星锚链,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和想象空间。但同时发展海洋经济也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风险。当前沿海的海洋工业布局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整治和监管。在人口密集、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地区存在大量化工项目,增加了环境压力。一些海洋工程项目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统筹协调,布局不合理造成公众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之间的矛盾。
国联水产(300094):公司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之一,中国唯一一家输美对虾“零关税”企业,现已构筑了集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公司是输美5种养殖水产品“自动扣检”首家解禁企业,我国内地首家亦是唯一一家获准“供港活虾”企业。作为国际领先的健康水产品供应商,公司通过构筑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纵向一体化产业链,采取规模化经营策略,凭借领先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高效的供应效率及业内领先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及高性价比的对虾、罗非鱼等名优水产品。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为0.14、0.24元、0.32元。
亚星锚链(601890):公司是世界锚链行业内最大的、专业化从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的生产企业,是我国船用锚链和海洋平台系泊链生产和出口基地。公司主要产品为直径12.5mm-152mm的M2、M3船用锚链和附件以及直径50mm-157mm的R3、R3s、R4、R4s和R5海洋平台系泊链及其配套附件。公司产品60%左右出口至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享有盛誉。公司业务规模在行业内稳居第一,规模经济优势显著,近年来公司锚链的产量和销量连年位居全球第一,是最具有综合实力的现代化企业。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的EPS至0.26元、0.37元和0.47元。
中海油服(601808):公司隶属油田服务行业,是中国近海最具规模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也是亚洲地区功能最全、服务链最完整、最具综合性的海上油田服务公司。公司的业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要分为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公司占据了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大部分份额,其中固井、泥浆等服务在中国近海拥有绝对市场优势;公司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可服务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油田服务市场。华泰证券预测公司12和13年EPS分别为1.00元和1.24元。
开创国际(600097):政策支持和鱼价上升带动盈利恢复
开创国际远洋渔业公司经历10和11年盈利低潮后,2012年有望在政策支持、鱼价上升背景下恢复到09年盈利。中投证券调研后认为,公司股价并未反映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因而给予其推荐评级。
中投证券认为,公司捕捞的鲣鱼和竹荚鱼鱼价上涨到历史新高,鲣鱼产量稳定,竹荚鱼产量经过前两年大幅下降后,今年降幅已温和鲣鱼今年上半年价格相对去年上涨25%,竹荚鱼鱼价上涨35%;鲣鱼产量三季度是渔休,今年产量主要看四季度,中投证券 预计今年捕捞量4.6万吨左右,相对去年略有下降。竹荚鱼从08年高峰9万吨下降到去年2万吨,今年产量估计接近2万吨,产量再降幅度不大。
上半年鲣鱼价每吨1800美元,捕捞量3.38万吨销售才2.62亿,说明部分产量没有销售,因此三季度会多出一块营业收入,中投证券预计三季度将多出1个亿营业收入。
竹荚鱼减产利空已基本出尽,公司将之前捕捞竹荚鱼船只分散到西非、南极和格陵兰岛及法罗群岛等海域捕捞,这有助于分担公司大型捕捞船只成本这项业务安排有利于减轻公司营运成本,中投证券 预计今年四季度不会出现去年四季度般的巨亏。
公司燃油补贴相对稳定.今年有望发放造船补贴中投证券 计算了公司这几年的燃油补贴(见图表4),基于政府油补长期政策,公司燃油补贴2012-2014年将相对稳定,有利公司实现经营盈利。同时今年有望收到大连建造的两艘金枪鱼船(金汇8号和金汇9号)造船款30%补贴金(相当0.66亿元),中投证券 预测今年能实现1.63亿利润。
公司盈利恢复上升,股票估值偏低基于公司金枪鱼产量相对稳定增长、金枪鱼占公司营业收入比提高以及政府油补、船补和息补政策,中投证券 预计2012-2014年盈利为1.63亿、1.82亿和2.03亿。
中水渔业:西南大西洋渔场阿根廷鱿鱼资源有所回升
公司属农业类海洋渔业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远洋水产品的捕捞、储运、加工、销售和进出口等。2012年上半年,公司主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渔业资源下滑,尤其是秘鲁鱿鱼产量和销售价格均大幅下降,公司面对不利局面积极应对,重点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积极探索新资源开发利用,同时大力推行企业管理提升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优化鱿鱼钓项目产能布局、提高金枪鱼钓项目规模、提高装备水平,进一步夯实主业基础,增强企业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共生产各种鱼货7,454吨,同比减少27%。其中:阿根廷鱿鱼 3,641吨,同比增加445%;秘鲁鱿鱼 205 吨,同比减少95%;金枪鱼 3,608 吨,同比减少10%。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293万元,比上年同期 16,898 万元减少15%,实现利润总额1,828万元,比上年同期 2,102万元减少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865万元,比上年同期2,094万元减少11%。
2012年上半年,西南大西洋渔场阿根廷鱿鱼资源有所回升,公司根据分析预判,及早布局,在去年底将鱿鱼钓船队全力投入西南大西洋渔场生产,抓住了资源好转的有利时机,阿根廷鱿鱼产量同比增加了445%;中西太平洋金枪鱼资源延续下降趋势,单船产量下降较大,但公司去年底建成的4艘新船全部投产,提高了金枪鱼船队整体产能和装备水平,减缓了总产下降的幅度,加上金枪鱼平均价格同比继续呈较大涨幅,使金枪鱼项目总产值增长了9%,呈现减产未减收局面。
獐子岛(002069):短期业绩压力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7亿元,同比减少11.3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减少27.10%,每股收益0.22元,预计2012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0-30%。
平安证券认为,上半年虾夷扇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但利润同比下降10.1%,原因在于今年收获的底播虾夷扇贝生长海域开始由30米进入50米深水区,产品规格低于预期,亩产下降带来毛利率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该业务增收不增利。
国外市场收入锐减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外市场需求下降,上半年公司国外市场实现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38.0%,其中转口贸易和一般贸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费用攀升进一步拖累业绩
期权费用、营销费用、利息支出、职工工资等增加,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3.1%、41.2%和19.3%,导致综合费用率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
亩产难以改善,短期业绩承压
预计下半年虾夷扇贝亩产依然维持在80-90公斤,比去年全年平均降18-27%,亩产对业绩弹性系数在1.6左右,不考虑价格因素拖累业绩下滑29%-44%,经济持续不景气使出口市场难以出现恢复性增长,下半年业绩继续承压。
市场、技术双管齐下,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平安证券 认为品牌和渠道是水产行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公司坚持不懈的进行品牌塑造和渠道整合,终端控制能力显著加强,配合公司绿色、健康的海珍品,平安证券 相信未来5年品牌 渠道给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潜在爆发力;与此同时2011年公司加大研发,以期通过苗种等技术创新,稳定并提升亩产,技术将成为下一轮业绩增长重要推动力。
东方海洋(002086):海参放量成盈利中枢,进料加工低于预期
东方海洋公布2012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57.65万元,同比增长15.19%,折合EPS0.15元。同时,公司预告前三季净利润增长20%-30%,对应净利润6683-7240万元,折合EPS约0.27-0.30元。
齐鲁证券认为,进料加工出口业务低迷对业绩形成负面影响。2012年上半年公司进料加工业务收入1.70亿元,同比下降17.05%,毛利仅有270万元,毛利率1.59%,同比下滑3.75个百分点。由于海外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齐鲁证券预计该项业务全年将对公司业绩形成负贡献,齐鲁证券也因此下调了加工业务及整体业务全年盈利预测。
受欧盟等国外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公司进料加工出口业务盈利水平降至冰点,从齐鲁证券预测模型来看,2012年公司水产品加工业务占公司全年利润的份额大约为20.73%,已较2011年大幅下降13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对公司整体盈利的负面影响逐渐式微,齐鲁证券预计加工业务净利已经转负。
海参业务稳健发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基石。上半年海参业务收入9531.63万元,同比增长50.68%,毛利率55.15%,下滑8.14个百分点。上半年鲜参销售400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价格160元/公斤,同比下滑20元/公斤,干参销售稳健增长,使得上半年海参业务增长50.68%。但由于鲜参价格下滑,导致毛利率下降。根据过去3年数据,公司上半年海参业务收入占全年比重约为35%,因此齐鲁证券预计公司2012年海参业务收入将达到2.5-2.7亿元,为公司贡献近1亿元的净利润,折合EPS0.4元左右。
三文鱼销售较慢,尚未形成实质性业绩贡献。根据上半年财务报表,公司三文鱼上半年销售收入预计在1500万元左右,毛利率70%,为公司贡献净利润大约750万元,折合EPS为0.03元。目前公司三文鱼销售主要以销鲜为主,销售均价100元/公斤左右,毛利率较高,但销售半径受活水运输技术制约,导致销售放量难度加大,未来三文鱼放量主要取决于冰鲜产品的拓展,目前来看投资者仍需耐心等待。
根据齐鲁证券模型测算,公司盈利较强的海水养殖业务占2012年盈利的78%,接近八成,因此未来影响公司盈利最重要的业务已经不是水产品加工业务,而是以海参、三文鱼、大菱鲆、海带苗为代表的养殖业务,从这几块业务今年表现来看,无论量价还是毛利率水平,都表现较为稳健,助推公司盈利持续增长可期。
齐鲁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62亿、2.07亿,同比增长28.3%、32.5%、27.6%,对应EPS分别为0.50、0.67和0.85元,其中2012-13年较前次预测分别下调了0.15、0.23元。
考虑到已成盈利中枢的海参产销规模继续放大,2012年有望突破1000吨大关(齐鲁证券模型预测1100吨),且干参加工比例快速提升,有利于对冲海参价格的短期波动,三文鱼等养殖品类多元化也值得期待,因此,齐鲁证券继续维持东方海洋“买入”评级。
壹桥苗业(002447):掘金海参产业链,高增长可期
长城证券认为,公司借力募集资金,掘金围堰海参业务,全力打造海参全产业链,未来三年围堰海参净利润增速高达75%,预计2012-2014年EPS分别为0.96元、1.61元及2.28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42X、25X、18X。长城证券看好公司海参业务的高成长性,首次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从育苗龙头到围堰海参全产业链华丽转身。公司是国内海珍品育苗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上市以来借力募集资金,公司大力发展海参养殖业务,围堰海参业务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营收占比由11.36%上升到36.2%。
围堰海参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全球海参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人工养殖海参,而养殖区域大部分在中国。分养殖结构来看,目前我国虾池和吊笼海参增速较快,底播和围堰海参受养殖海域所限增速有限。结合香港及台湾地区海参消费的发展过程,长城证券认为国内海参消费在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后,增速将明显加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海参消费有望实现“突破式”增长。
公司全线发力打造海参产业链。上游:拟投资建设8万立方米海参苗育苗水体,按照海参苗250头/斤,每亩投苗1.5万头来测算,公司新增8万立方米海参苗水体投产后可满足公司约8000亩海域投苗量。中游:稳步推进确权海域改造,计划每年新改造1万亩海域,全部海域将于2015年完成改造。2012年-2014年预计可捕面积分别为3800亩、8000亩及1.38万亩。下游:加大海参加工生产线的投入,提高加工海参生产能力,扩展加工海参销售渠道,深耕海参消费中高端市场。
公司贝苗业务平稳增长。近年来我国扇贝面积快速增加,产量逐年攀升,带动扇贝种苗需求的增长,此外公司重要客户獐子岛等公司亦公布扇贝扩产计划,未来公司贝苗需求将较为稳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定向融资及拆迁款缓解海域改造资金压力。目前公司尚有约2.5万亩海域需要改造,保守计算,公司全部海域改造完成尚需改造资金约10亿元。2012年公司相关资产涉及拆迁,目前公告获得拆迁补偿款3.36亿元,此外公司6月发布公告,拟定向增发融资4.86亿元用于改造1.4万亩海域,建设围堰海参养殖基地。如定增得以顺利完成,公司海域改造资金缺口减少至1.78亿元,海域改造资金压力进一步缓解。
百洋股份(002696):国内最大的罗非鱼提供商
东北证券认为,百洋水产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罗非鱼食品提供商,建立了一套可推广复制的相关业务协同发展的模式,冻罗非鱼食品加工和鱼饲料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10.1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的34.97%,实现净利0.65亿元,复合增长率30.87%。
罗非鱼产业概况。根据FAO的统计,2010年全球罗非鱼产量约421万吨,10年复合增长率8.84%,其中淡水养殖、非淡水养殖和捕捞产量分别占69.09%、13.99%和16.92%。目前全球罗非鱼的主要产出国包括中国、埃及、印尼、菲律宾、泰国等,产量分别为133万吨、69万吨、49万吨、30万吨和21万吨;罗非鱼按品种来看,最多的是尼罗罗非鱼283万吨,占比67.11%,其次为蓝尼罗罗非鱼33万吨,占比7.92%。
美国占据着罗非鱼消费的高端市场和主导市场。2009年全球罗非鱼(产成品)进口量中,美国占比88.70%,墨西哥、欧盟、中东地区等市场约占11.30%。美国进口金额达到7.56亿美元,占全球进口额的92.81%。美国罗非鱼进口量从1993年的1.12万吨增长达到2009年的18.4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09%,不过最近几年罗非鱼进口数量的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和出口国。中国已持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目前产量约占全球的31.59%。中国同样也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加工出口国,罗非鱼出口量从2002年的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26吨,平均增长率35.30%,不过近年增长有所放缓。罗非鱼出口中,冷冻鱼片占比最大为52.25%,其次为切块(未绞碎)34.94%。
好当家(600467):海参以量补价推动业绩增长
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9.6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1.63%;每股收益0.1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9%。
海参业务持续放量增长
平安证券认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参持续放量。上半年海参捕捞量达到1567吨,同比增长47.3%;受南参冲击,海参行业价格下降,公司海参销售均价164.4元/公斤,同比降11.7%。公司海参业务以量补价,收入和毛利润分别增长19.6%和23.6%。
海参产业价值由养殖端向销售端转移
近9年海参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经济利益驱使下,海参供给持续增长。近年来虾池、吊笼等养殖方式发展更为迅速,海参供给出现显著结构性变化。
养殖方式不同,海参营养价值存在差异,势必要求海参行业形成合理的定价体系。在行业标准缺失、劣参驱除良参情况下,平安证券 认为拥有品牌和渠道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行业快速变革过程中取胜。
挖掘海参产业链价值,确保业绩持续增长
从现有海域资源初步估算,公司海参年可捕捞量有望达到9085-17,740吨,为2011年产量的4.0-7.8倍,目前公司已形成苗到初精加工再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并将传统的养殖加工业向功能性保健食品、复合微生物制剂等高新技术产业延伸。平安证券 认为随着公司品牌和渠道建设的完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不断提升的溢价能力确保业绩可持续增长。
估值与投资建议
平安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为0.32、0.42、0.52元,对应8月22日收盘价8.64元的PE分别为26.6、20.5、16.6倍。海参产量持续放量,期待品牌渠道有所成效,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