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一代淫 2012-12-25 03:32
关于银行隐含风险的一些认识
看到有不少朋友很青睐银行股,本人也是银行股的长线投资者,最近银行股有些反弹,但看到以下这篇文章后,心理还是挺担心要不要趁反弹卖掉,有心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如今的银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甚至连他的报表我们都无从读起,尽管银行股的价格一路走低(虽然最近有所反弹,但整体估值仍然很低),跌破净资产也不是新鲜事,但从表面上看,中国整体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015万亿元,而银行就创造了5452亿元,占比53.72%,正是有了这块业绩支撑,A股的估值看起来真的是很低很低。我们担心的地方债,不良贷款似乎对银行一点影响都没有。 我们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每季都将大笔利润笑纳怀中,却只能悻悻的吐了口唾沫:总有一天你会死的很难看。不过从银行家们创造出来的新游戏规则来看,他们离死确实还是挺远挺远的。
l 危机缓释术,这些年一直悬在股票市场上空的一把利剑就是14万亿(官方又说10万亿)的地方债,所谓短债长投,效益不佳,未来坏账无疑,但经过我们银行家的修饰,就有了现金流全覆盖的项目可以滚动,可以展期的规定,于是大量面临还本付息的项目通过这道暗门,将危机缓释到2-3年之后,到后来一些现金流不太理想的项目也经过包装混进了这一队伍,后来很多国企的贷款也通过此方式逃出生天。每月新增贷款额公布时,我们不是总抱怨中长期贷款不足吗?有多少短债已悄然变长了呢?
l 报表美容术,我们采用的风险管理5级分类,经过银行家的艺术加工,就犹如大家看刘晓庆的表演,都知道他的年龄在那里,却又不得不惊诧于其光鲜的容颜。不良率(不良余额)永远保持低位,谁也不知道那些基本收回无望的贷款的情况,反正在更坏的情形来临之前,先让他留在关注类吧,上到管理层,下到风险管理的员工,谁都不愿意轻易调整每一笔贷款的评级,在许多城商行和小型的股份制银行,许多逾期贷款从未进入关注类(甚至在业务操作系统中都显示不出来),在监管部门屡次对此表示关注后,才会不情不愿的“关注”。经过美容的报表掩盖了太多的问题,就算银行得意洋洋的自称拨备覆盖率500%又能如何呢?
l 同业腾挪术,对于一些风险不确定的项目,没必要留在自身账上提高风险级数,于是银行家们通过同业拆放,信用证等形式放到同业,因为同业的风险权重低,因此大家相互拆放,一起降低风险系数,皆大欢喜。
l 信托过桥术,银行将大量贷款打包,然后让信托公司认购,这样信托公司就切除了这部分资产对银行的风险,信托公司以此为资产包发行产品,银行再将这个信托产品买回,作为投资项,并将这个作为整体资金池的一部分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回笼资金。通过这样的运作银行将贷款的风险完全转嫁出去,而且迅速回笼了资金,降低了存贷比的压力,腾出了中长期贷款额度,还通过理财产品获得了中间业务收入,一举数得。
通过这些运作,银行已经将外界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的风险化于无形,但仅仅化解风险还不够,银行还有利润创造的天性,于是,拉上好朋友信托公司开始了一轮“加杠杆”的好戏。
iwasby 2013-1-2 19:37
银行股的风险不算高啊,起码是垄断行业,牌子值钱啊!
greatmaster 2013-1-4 18:55
银行股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有业绩,说到底还都是国家的,基本上还是挺安全的。
jtvw12000 2013-1-5 09:34
任何股票都是有风险的啊!根本就没有绝对安全的!我们只能顺着大势去做!这次行情应该是蓝筹的天下。。。
sexin_xiao 2013-1-27 02:40
银行股,蓝筹股,其实都是要靠政府调节的,有时候政府一句话,股市就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