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djd 2013-1-25 09:10
1月份PMI创24个月新高 细分指标大多造好
1月制造业PMI创24个月新高 多项细分指标均造好
最新出炉的制造业数据超出预期,再次证实了2013年中国经济的良好开局。汇丰控股今天公布,1月份该机构编制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MI,初值为51.9,连续第五个月回升,并创下24个月新高。
与过去几个月不同,1月份制造业PMI不仅整体明显回升,各项细分指标也大多造好。其中制造业产出、就业以及采购数量加速扩张;新出口订单和积压工作从萎缩转为扩张;成品库存加速萎缩。分析认为,受益于新业务持续增长,制造商扩大招工与原材料采购并加快生产。尽管外部需求依然没有起色,内需拉动的库存回补过程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动中国经济复苏。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陈勇预计,这次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国内的因素,未来几个月这种情况依然将持续。但他也指出,如果外需持续疲弱,我国制造业的反弹将遇到挫折。
不过,1月份制造业投入价格加速上涨,同时出厂价格却减速上涨,显示企业利润改善步伐可能相对缓慢。
苹果一季度盈利几乎无增长 股价盘后交易中大跌10%
从去年10月份开始,苹果公司的股价就持续回调,因为投资者担忧iPhone和iPad销售增速会放慢,昨天这种担忧变成了现实。苹果昨天发布201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苹果实现销售收入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但利润仅为130.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上没有任何增长。《华盛顿邮报》感叹说,苹果白热化增长的日子的确一去不回了。
这份成绩单导致苹果股价昨天在盘后交易中大跌10%,跌到了大约每股460美元,与去年9月份的高点704美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事实上,和其他上市企业相比,苹果业绩已经属于非常出色的了,报告期内主力产品iPhone和iPad的销量都创下纪录新高。问题是,无论是华尔街还是普通投资者,都没把苹果当普通企业看。他们把苹果看成了神一样的企业,自然期待看到神一样的增长。
很多分析都把苹果令人失望的业绩归咎为竞争对手的崛起,但苹果最大的敌人可能是自己。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把iPhone推向一个尴尬的位置。作为奢侈品它太大众,作为大众品牌它又太昂贵。在竞争对手极尽所能抢夺剩余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苹果曾经的优势,包括高端定位、饥饿营销等等,渐渐变成了羁绊。
对苹果来说,曾经的个人电脑之王戴尔,就是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以直销发家的戴尔,为适应一个特定阶段的市场打造了一套完美的模式,但当这个市场改变之后,戴尔却发现自己很难跟着改变。“神一样”的苹果到底能不能战胜自我呢?我们拭目以待。
货币贬值引发各国口水战 日本称德国没资格说三道四
近日发达经济体在货币战争的问题上唇枪舌战不可开交,而前天宣布推出无限量资产购买计划的日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矢之的。不过日本官员也不甘示弱,迅速通过久负盛名的老牌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进行反击。
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说到,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近日指名道姓地拿日本央行说事,声称政府插手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汇率政治化。日本经济大臣甘利明昨天接受《金融时报》采访回应说,欧洲央行的固定汇率让德国受益不浅,因此魏德曼并没有资格对日本说三道四。言下之意就是说,德国人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所谓的固定汇率,指的应该是欧元区统一使用的货币欧元。作为欧元区里面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德国出口的确因为欧元的疲软受益匪浅。就拿德国和希腊来说,竞争力根本不是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但这两个国家却采用了同一种货币。这也是为什么当去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言论风生水起的时候,有的经济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该离开的是德国而不是希腊。
日本去年贸易赤字创记录 德国称愿意与英国达成某种妥协
尽管日本政府和央行竭力抑制日元升值,去年日本贸易逆差仍然创下历史新高。日本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该国出口同比下滑5.8%,全年贸易逆差达到6.9万亿日元,为连续第二年录得逆差,并且逆差规模创下历年最高记录。
继续关注亚洲市场消息。韩国央行今天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增速不及预期;2012年全年该国GDP增长2%,较2011年的3.6%显著放慢。
针对英国首相卡梅伦关于将通过全民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盟的言论,德国总理默克尔迅速做出了回应。默克尔昨天表示,德国愿意倾听英国关于欧盟的诉求,将尽力争取达成一个公平的妥协,希望英国继续在欧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正在瑞典小镇达沃斯举行,铺天盖地的量化宽松政策成为了本届论坛的热门话题。一些对冲基金巨头警告说,政府举债实质上是动用子孙的财产,量化宽松也一样,降低了未来一代人的获得回报的机会。末日博士鲁比尼也声称,各国央行是时候关上便宜资金的水龙头了,不然可能制造又一轮资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