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81847346 2013-2-2 18:10
A股重演07年牛市路径
2007年的大牛市让人们记忆犹新,当初也是由金融股等大盘蓝筹率先上涨,制造赚钱效益,吸引各路资金源源不断,最终把指数推上6124点的新高。现在,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从此波行情的性质看,主流大资金的介入程度很深,行情的力度也许超乎想象,而把握主流资金关注的金融和蓝筹股热点,方能又赚指数又赚钱。
从1949点到2419点,沪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近500点的上涨,涨幅达到24%。为什么指数可以在短时期如此凌厉?金融股充当了行情主力军是重要原因,部分银行股阶段涨幅甚至超过50%。业内人士指出,推动“大象起舞”的资金主要来自QFII和公募基金等主流机构投资者,而这些主流机构资金大举营造上涨行情也预示着行情并非仅仅只是短暂的反弹。2007年的大牛市让人们记忆犹新,当初也是由金融股等大盘蓝筹率先上涨,制造赚钱效益,吸引各路资金源源不断,最终把指数推上6124点的新高。现在,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QFII振臂一呼 主流资金集体觉醒
2012年年底A股在1949点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波金融股行情的导火索是什么?QFII破格买入南京银行绝对可以成为候选。
资金性质决定行情非同一般
可以说,金融股行情的诞生,与QFII的大举介入是分不开的,在众多国内投资机构对银行等金融股投鼠忌器的时候,QFII再次显示了前瞻的超凡眼光。
2012年底,众多券商陆续发布2013年金融行业投资策略报道,其中多数业内人士指出,尽管2013年银行业将面临息差减少、利润增速下滑的问题,但处于估值底部的银行股,仍然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实际上,在QFII破格买入南京银行以后,银行股的做多热情被极大的激发,2012年12月4日大盘启动以来,上证金融指数涨幅高达40%以上,涨幅明显强于大盘。
银行股大涨背后推手或是各路机构投资者。“能推动银行股出现持续大涨行情的绝非游资、私募等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记者:“本轮反弹明显能看到权重股推动迹象,而巨大成交额背后正是机构博弈的结果。据资金流向数据来看,机构投资者主要呈现净流入迹象。”
从基金定期报告中便能看出其中端倪,2012年三季度基金普遍减仓银行股,而在四季度中重新“拾回”,在基金加仓前十大股票中,银行股占据一半席位。而进入2013年后,机构加仓意愿并未减弱。即便是短期涨幅已高,但机构仍在继续买入。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近五日银行股大资金净流入超过50亿元,其中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股累计获得超过6亿元的特大单买入。
同时,大宗交易平台以及两融市场也成为机构买入银行的场所。大宗交易平台上,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两家QFII“大本营”频繁现身,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股成为QFII主要的吸筹对象。同时在两融市场上,随大盘大幅反弹,两融市场规模也持续走高。银行股、券商股轮番成为两融市场做多的主力标的。据公开信息显示,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股在两融标的中获得融资买入居前。
名家已经看到3000点以上
主流资金做主流股票,让很多人对行情有了新的认识。英大证券的李大霄(微博)、申银万国的桂浩明等都已经非常看好此轮行情,李大霄认为大熊市已经结束,桂浩明看好沪指涨到3000点以上。“A股将迎来历史上最长的牛市,2132是钻石底,1949是钻石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断言“从1949点开始,股市已经开启了历史上最长的牛市,而且牛市的根基牢固,以银行、地产、基建为核心的蓝筹股会长期上涨,价值回归,而业绩差的公司会逐步下跌,市场将改变牛短熊长的格局,进入长期牛市。”李大霄认为,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将跑赢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整个市场赚钱效应开始激发。而在A股开始启动的时期,正是买入蓝筹股的最好时机。“蓝筹股刚刚发芽,不要把花剪掉,投资者要坚定信心,牛市才刚刚开始,不要怕”。
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名人看好A股的此轮行情,海外投资机构也纷纷发表了力挺A股的报道。高盛在最新的投资报告中指出,仍然对A股持正面看法,并将2013年底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从之前的2750点上调至3000点,对应16%的上涨空间。其理由是最近PMI、工业增加值、出口数据等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向好,进一步支撑了其宏观经济,团队高于市场的2013年GDP增速预测。此外,目前A股基金仓位仍然合理,个人投资者新开账户数仍在谷底,QFII/RQFII额度加速增加,这些因素都继续为股市提供着流动性支持。
当然,估值的合理化也是本轮反弹的重要推手之一,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冯文锁告诉记者:“2012年11月底的市场市盈率已低于2008年1664点时的水平,市场投资价值早已显现。而大盘11月底的破位下挫,在技术上积累了修复性反弹的强劲动力。从市场方面看,本轮上涨是由金融等蓝筹领衔上涨的,我记得2007年的大牛市也是如此,刚开始是金融股涨,后来是机场港口铁路等低估值蓝筹,后来才波及到所有板块,发展成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他还表示,管理层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频吹暖风,监管部门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对证券市场有信心”。在打击违规行为、铁腕规范市场的同时,不断鼓励并扩大社保、QFII等机构入市。而且,监管部门暂停了新股IPO,并设法对数量巨大的拟上市企业进行“泄洪”疏导,这不仅缓解了市场资金面压力,更为市场的稳健发展增强了信心。所以,短期内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股市还会继续上涨。
机构资金源源不断 金融股仍有上涨空间
既然行情的性质基本清晰,那现阶段该如何把握主流机会,避免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呢?
目前反弹已经接近两个月,金融股也出现不小的涨幅,乐观的行业分析师仍在继续力挺金融股。不论是从估值还是未来市场预期,金融股仍然具备上涨的潜力。在金融股细分行业中,银行、券商依旧最被分析师们所看好。经济持续复苏,银行股的业绩增速将回归市场平均水平,业内预计银行股业绩普遍将超出之前预期。而券商股则受市场回暖影响,经纪业务收入明显上升,加之创新业务带来的利润增长,券商股目前仍是重要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