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哥 2013-2-5 13:46
茅台等酒价暴跌说明什么
近来,中央等有关部门要求严查公款吃喝。“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茅台等名酒价格应声下跌,跌幅普遍达20%至30%。
专家指出,以往某些名酒价格“只涨不跌”并非“市场原因”,而是公款吃喝在为其“撑腰”,不仅导致了国内酒业的畸形发展,而且还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的蔓延。
■新华社上海2月4日电
名酒终于“扛不住”
纷纷降价促销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不少地方下发了“禁酒令”;刚结束的各地方“两会”上,“公款禁酒”也成为代表委员的一致呼声……
随着“严查公款吃喝”的风声越来越紧,失去公款“撑腰”的某些名酒终于“扛不住”,纷纷降价促销。
在上海一家茅台酒专卖店,指导价1519元的茅台最低打出1360元的“促销价”。而去年同期,同样一瓶酒,竟被炒到2200多元,还一瓶难求。另一名酒五粮液的情况类似,记者在上海五角场一家百货店看到,指导价1109元的五粮液以不到900元的价格出售。名酒“只涨不跌”的泡沫似乎已被“挤爆”。
“以往这段时间主要做单位生意,现在有关禁令一出,生意明显下滑。”一位高档白酒代理商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些酒企试图利用提高出厂价的办法‘保价’,但已经不管用了,高档酒零售价跌破指导价的比比皆是。”
白酒专家铁犁认为,严查公款吃喝的情况下,酒价无法再靠公务消费支撑,高档白酒价格普遍降了两三成。
《酒海导航》总编张勇认为,“管住公款喝酒,是打到了国内白酒市场的‘命门’,加上前段时间塑化剂风波,酒业尤其是高档白酒价格下滑是必然的。”记者采访发现,近来公务接待中,喝酒确实收敛不少,有的将白酒改为红酒,就是喝白酒,上千元的高档白酒也有所减少。
官场追捧啥酒
啥酒就会热销
一位酒业销售人员表示,领导干部喜好喝啥酒,啥酒就可以卖得火。而且在酒水市场上,促销人员喜欢施展“饥饿营销”的伎俩,即人为地制造短缺,以此推高价格。实际上,“公款喝酒”一旦被遏制,所谓的“一瓶难求”,很快变成了“吆喝促销”。
除了茅台、五粮液、国窖、剑南春、水井坊等酒备受“喜爱”之外,更有一些“天价”酒也上了餐桌。记者见过一种用中药材酿制的东君酒,售价两三千元一瓶,号称81度,实际上医用酒精才75度,酒业发展非理性程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当好县长、抓好酒厂”的思维方式也不断发酵。“一些地方经济与烟酒产业关系密切。”一位从事酒业30多年的专家说,查询酒类销售网站,列入知名白酒的品牌多达上百个,从省、市、区县到乡镇,大多有自己的酒厂,可谓“酒气冲天”。
卡斯特酒业总经理潘汝显说,抑制公款消费,虚高的酒价马上“打回原形”,“毕竟每瓶800元以上的酒不符合多数人消费水平,实际上没几个人自己掏腰包买高档酒。”
一顿饭喝12瓶名酒
珠海国资委:
6瓶为道具红酒
珠海一国企一顿饭喝了12瓶名酒,对此,珠海国资委称其中6瓶为道具。这个调查结果遭到广泛质疑。
1月15日,有网帖曝出国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周少强等人,在当地一家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顿饭仅红酒就喝了12瓶,其中有拉图、奥比昂等名酒,总价高达七八万元。珠海市国资委纪委调查后称,当晚只喝了6瓶,另6个空瓶是“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此论一出,舆论哗然,周少强也被一些网友戏称为“学酒哥”。
珠海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注意到1月15日网帖反映后,1月21日市国资委纪委和监察部门就成立调查组,开始介入调查,核实情况后在市国资委网站上进行了发布,但没想到调查结果出炉后网友仍存在质疑。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纪委监察部门已经介入核实,更多的情况等待市调查组公布。
(据南方都市报)
专家
支招
遏制公款吃喝
亟待制定规范
长期关注“三公消费”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说,公款喝酒容易滋生腐败。
在北京回收烟酒的钱先生说,白酒中“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等酒回收量大,“其实都是别人送的礼品,收礼人一转手就可变现。”从事商业地产的李先生专门建了一个酒窖,用以购买储藏高档红酒,他坦言:“最便宜的小拉菲、小拉图至少几千元一瓶,大拉菲、大拉图、武当王皆上万元一瓶,而且市场上有回收变现的渠道。”
专家建议,针对公款吃喝问题,应该尽快推出成文规定,明确公务接待中能不能喝酒、喝什么档次酒、喝多少等,要有具体的规范;还要制定相应的惩戒办法,完善公务采购制度,细化财务审计。另外,还要加强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