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雾霾天气或倒逼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提速 三维工程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

kingmax34 2013-2-6 07:57

雾霾天气或倒逼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提速 三维工程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多个城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出现“重度”甚至“严重污染”,PM2.5浓度指数频频“爆表”。
    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滞后,油品中的硫含量偏高,从而加重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成为雾霾天气出现的推手之一。在环保压力的倒逼之下,预计我国油品质量升级进程或加快,企业应该提早做好技术升级储备。
    油品质量升级滞后显现“弊病”
    连日来,我国多个城市深受雾霾困扰,这与空气污染的加剧息息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汽柴油燃烧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是PM2.5颗粒的重要来源之一。
    虽然雾霾的出现有冷空气等偶然因素的原因,但不可否认,汽柴油燃烧产生的尾气已经成为城市重要污染源之一,也是雾霾天气出现的“推手”之一。北京的PM2.5颗粒来源中,有22%以上来自机动车排放,而上海则是25%是来自车船尾气排放。
    “在尾气的污染物中,以含硫排放物为主。油品标准越高,所含硫就越少。”中石油规划总院专家告诉记者,现在我国汽柴油升级均明显滞后于国家要求,其中,汽油标准升级滞后超过半年,柴油标准升级更是滞后了一年以上。
    在国内只有少数地区执行了高标准油品,大部分地区执行含硫量较高的国二、国三标准汽柴油。目前只有北京已经开始执行国五标准,和欧盟、日本的标准相当。上海、珠三角地区、江苏省部分城市已先后执行国四阶段标准,即含硫量控制在50ppm以下。即便如此,北京和上海的PM2.5颗粒中仍有超过20%来自机动车尾气,那么其他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将可能更为严重。
    根据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我国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虽然政策已经明确,但未来能否如期执行依然是个问号。
    定价僵化导致油品升级步履维艰
    在专家看来,国内油品升级滞后的最大障碍在于我国油品定价机制过于僵化不够灵活。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实施政府定价,油品质量升级的新增成本不能完全向下游传导,仅靠炼油厂内部消化,那么自然导致炼油厂积极性不足。
    中石油规划总院油品专家也表示,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步履维艰受多方因素影响。对于炼厂来说,不同级别国标油品的主要差别在于硫含量,因此油品升级的关键在于脱硫。从国二到国三,再到国四,脱硫工艺的加工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油品升级往往伴随着油价上涨,如果完全按成本来核算,油品质量提升一个层级,每升油价可能上涨0.5元以上。这样的涨幅如果向下游传导的话,终端消费者能否接受是个问题,如果全部让企业内部消化,企业推动油品升级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影响。
    “油品升级滞后最大的障碍在于价格问题,目前在技术难度并不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但若直接将油品升级的成本转嫁给市场,那么消费者的成本将随之增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油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执行国四、国五标准的部分地区,油品质量也很难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国四、国三、国二标准并存,而且低标准油品凭借价格优势反而销量更大。比如,在北京国三标准的柴油销量占比最大,上海江苏等地国二柴油销量也占据明显优势。
    无论对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来说,价格依然是引导消费的主要因素。以广东省的汽柴油价格为例,同样都是93号汽油,国三标准的最高零售到位价为每吨10171元(折合每升7.69元),而粤四标准价格为每吨10383元(折合每升7.85元),比较起来,国三标准要便宜每吨212元(折合每升0.16元)。同样是0号柴油,国二标准的最高零售到位价为每升8545元(折合每升7.29元),而国三标准价格为8748元(折合每升7.5元),比较起来,国二标准要便宜每升203元(折合每升0.21元)。
    环保需求迫切 油品升级步伐有望加速
    目前全国实施车用汽油国三标准要求含硫量不超过150ppm,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得超过350ppm。在欧盟和日本已经将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降至10ppm,美国是30ppm。
    这意味着中国当前的汽油含硫标准是欧洲、日本的15倍,美国的5倍,柴油含硫标准则是欧日标准的三十余倍。专家认为,在强烈的环保需求推动之下,我国油品升级的步伐有望进一步提速。
    中石油规划总院环保专家表示,当前从环保角度来看,油品升级的迫切性很强。推进国内油品质量升级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推进,抓好落实,不能让政策浮在表面。首先在价格方面,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要进一步市场化,使得油品成本可以向下游传导。其次,在质量监督方面,质检部门、工商部门等需要加强监督监管,防止部分企业以次充好。第三,对于农林牧渔等特殊行业以及公共交通运输等特殊群体,应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减轻油品上涨对社会带来的压力。
    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程瑞锋认为,目前中国不少主营炼厂都可以生产国四标准的油品,东部地区有些炼厂还可以达到更高标准。伴随着国内油品质量升级的进程,国内部分中小炼厂和民营炼厂应该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以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油品价格涉及到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一旦油价上涨,必然会带动众多产品涨价。如何平衡炼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是我国油品升级进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对此,程瑞锋还表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油品升级不太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步推进。应该采取渐进式推进的模式,先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率先推进,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进一步扩围到中西部重点城市进而向全国范围推进。
    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油品升级的成本往往由政府、炼厂和消费者三方共同承担。毛加祥认为,在欧洲、日本等国升级汽柴油国标时,往往会对炼油企业有财政或税收倾斜,因此高标准的油品价格不会增长很多,甚至会更低,从而鼓励民众使用高标准油,我国也可以借鉴此类经验。
   国内油品脱硫企业,将迎来井喷式增长和发展机遇,年业务增长速度可达到80以上,可为三维工程带来50亿业绩增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雾霾天气或倒逼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提速 三维工程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