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baGaX 2013-3-7 03:09
道指“年老”力不衰 股息和价值优势助其再创新高
路透纽约3月5日 - 市场专业人士有时嘲笑它是有着深层次结构性缺陷的老古董,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普通人窥探股市的窗口。
但这个有着117岁高龄的华尔街老人--道琼工业指数.DJI仍有力量先于主要竞争对手冲上历史高位,而且还是在成份股中“乌龟”多于“兔子”的情况下做到了这点。
周二该指数一举刷新2007年创下的前历史高位,触及14,286.37点。
道琼工业指数创建于1896年,当时由12家公司股票构成。目前该指数成分股扩大到30支,多数是家喻户晓的大企业,例如通用电气(GE.N: 行情),可口可乐(KO.N: 行情),波音(BA.N: 行情),宝洁(PG.N: 行情)和IBM(IBM.N: 行情)等。
该指数最初的成分股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企业,主要来自公路和原材料生产行业。随时光流逝,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该指数成分股也随之转变,目前只包含几家被视为“工业类的”公司。
专业投资人士将其它一些股指作为优于道指的整体市况衡量指标,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INX、Russell平均指数和MSCI明晟指数等,因为这些指数涵盖的公司面更广。但道指仍受到普通人的青睐,它规模精巧而且成分股不常变动,使普通投资者很容易把握。
道指被普通人士所广泛追踪和认可的事实,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道指或许比标普500指数更重要,”RDM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Sheldon称。
“道琼工业指数是反映美国制造业情况的工业平均指数的观点,几十年前就过时了。”
那么,当其他指标还在回溯金融危机的损失时,推动道指上冲至新高的原因又是甚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股息与价值。
首先,大多数的道指成分股有派息,目前2.61%的股息收益率略高于标普500的2.52%。美股自从2009年3月触及金融危机之后的低位以来,道指成分股的股息收益率平均比标普500高出0.25个百分点,吸引了那些同时追求收益和股价增值的投资人。
从美股前次收盘高点2007年10月9日开始算起,包括再投入市场的股息,道指成分股优越的派息贡献出17.4%的整体正报酬,反观标普500指数却仅有9.9%。
此外,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的熊市期间,道指跌幅比其他衡量市场的指数来得少。例如,道指市值在这期间蒸发了53.8%,但标普500却减少了56.8%。
在始于去年11月的这波涨势中,道指受助于其偏重于价值的特性。身为蓝筹股指标,道指成分股基于12个月收益的市盈率(本益比)为14.5倍,而标普为15.7倍,估值比道指高出约8%。
最近几个月中,道指的价值倾向为其增添助力,该指数今年以来扶摇上涨8.9%。涵盖面更广泛的Russell 3000价值指数同期涨幅为约9.4%,而Russell成长指数为7.3%左右。
“过往纪录显示,道指在市况艰难时,表现通常较佳,而标普指数则是在市场强劲时表现较好,”S&P Dow Jones Indices的执行董事Jamie Farmer说。
“如果你认为道指眼下有表现略好的倾向,那可能是反映出大型股更受投资人的青睐。”
过去几个月,道指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苹果不在其成分股名单中,苹果已从其去年9月所及纪录高位重挫。该股对标普500指数的巨大影响此前造成严重拖累。若苹果当初在触及702.10美元的纪录收盘高位后稳住的话,目前标普指数仅会比纪录高位低约10点。
而如果苹果过去几年被纳入价格加权计算的道指,将以较大涨幅主导该股指。Farmer称,苹果未被纳入道指成分股,是因为其仍然昂贵的425美元的股价将使其对道指的影响过大。
尽管道指成分股可能不是华尔街最受欢迎的股票,但投资者认为该指数成分股已度过令人陶醉的高增长时期,如今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理想情况下会带来稳定回报。
这并不是说该指数没有拖后腿的个股。道指通常偏好那些反映经济结构的股票,因此像美国国际集团(AIG.N: 行情)等表现不佳的股票仍可以留做其成分股,拖累平均股指。最近出问题的一支个股就是惠普,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该股逾40%的涨幅是今年道指成分股中最高的。
由于股价因素,一两支股票可能在价格加权平均计算的股指中产生巨大影响,例如IBM(IBM.N: 行情)的股价为每股200美元,是除两支股票以外其他成分股价的两倍还多。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和其他大多数股指都是市值加权。
另外,该指数中很少有股票可以称之以“成长”股,甚至像思科(CSCO.O: 行情)和微软(MSFT.O: 行情)这样的科技股也不能,因为他们经过数年来的最快速成长之后,才被添加入道指的。
“显然道指只有30支成分股,因此并不像标普500那样是涵盖范围更广的指标,”Rockwell Global Capital首席市场分析师Peter Cardillo表示。
“可能出现道指上涨但市场其他领域疲弱的走势。这并不能准确地勾勒出整个市场实际的情况。但也不能完全不以为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