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能听的互联网

灵魂放逐 2008-1-5 01:47

能听的互联网

[size=5][color=blue]互联网可以听了?对,你没有听错!你现在不但可以用眼睛冲浪,还可以用耳朵冲浪。只要在你的手机里安装一个小小的软件,它就可以为你读出互联网上的内容,想听男声听男声,想听女声听女声,音调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可以随心所欲。[/color][/size][size=5][color=blue]  这种体验,把使用者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那些沉默的网页和文字好像有了生命。这样的沟通让我们和互联网有了另外意义上的亲近,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实际上,再为高深复杂的技术难题也能被破解攻克,关键是这片蓝海的发掘,想到别人未曾想到的点子,开发前所未有的东西,或许才是这个技术最大的价值所在。[/color][/size]
[b][size=5][color=blue]  技术解密[/color][/size][/b]
[size=5][color=blue]  实现用耳朵“听”互联网这一技术突破的是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闻言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听网”。[/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我们希望做一个别人从没做过的东西,开辟一个新的领域。”闻言科技总裁汤海京这样描述他的创新初衷。有时候,一个全新技术手段的催生恰恰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汤海京和他的团队开始寻找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东西,终于在“移动的过程中”找到了灵感。他们发现坐城铁的时候,或者开车、走路的时候,没有办法抱着笔记本上网,这时如果想了解一个信息,用听的方式比看的方式方便得多。比如开车的时候没法通过网络看路况,而电台的路况信息又太过局限,远不如网络搜索来得全面精确。如果能把网络上的内容变成声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听网”的创意诞生了。[/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听网”的定义是: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互联网个人电台”。[/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实际上在此之前,有一款软件也可实现内容听觉服务,是由清华大学所设计的盲人识屏软件。但是“听网”所要实现的功能显然比这个软件要复杂得多。盲人识屏软件是针对盲人的,只能在PC上使用,不具备移动性,而“听网”则针对手机,要实现移动过程中随时随地随意的互联网听觉服务。[/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外能够借鉴的技术手段几乎为零,研发人员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终于攻克了种种难关,填补了这项技术空白。[/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用通俗的话来讲,“听网”相当于耳朵的IE。IE可以访问任何互联网上的信息,同样的道理,“听网”可以实现去听任何互联网上的信息。[/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据汤海京介绍,这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技术要素:[/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首先,利用互联网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和嵌入式语音合成技术,通过手机来“朗读”互联网上的信息,相当于做了一个声音的“字库”。[/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其次是WAP提纯技术。汤海京告诉记者,由于受到网页中动画、图片等的干扰,在带宽非常窄的情况下,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都会受到干扰,而利用此技术,可以将互联网页面中的文字信息提取出来,通过GPRS传送到手机上,相当于只传几k的信息就足够听了,这样既满足了用户对服务多样性的需求,又不受制于网络带宽的限制。[/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再次是语音合成系统。因为网络上有很多适合看但不见得适合听的内容,比如笑脸代表哈哈,而通过语音合成系统,可以把这些符号性的东西转化成声音。[/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记者得以亲身体验“听网”,在手机上登陆,便可听到搜狐、新浪等各大互联网站上的最新新闻。反应迅速,可以随意切换,声音清晰,语速快慢和音调都可以调节。[/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据“听网”的技术人员介绍,“听网”的声音来自技术人员所采集的声音库,因此声音的质量取决于所采集到的声音是否丰富,随着采集的声音和情感越来越丰富,声音就会变得更加真实而富有感情了。[/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颇为有趣的是,与一般浏览器不同,“听网”把互联网编辑成时事、财经、体育等频道。同时还提供了自定义频道的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想听的内容整理成一个单独的频道,方便收听。[/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记者在试用的时候还发现,在无法上网的时候,由于系统支持内容预先下载,可以通过电脑下载自己想听的内容,然后传到手机上播放。而在收听“听网”的过程中,如果收到一条新的短信息,可以选择是否插播,“听网”还提供免费的语音短信服务。[/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据悉,现今市场上60%以上的智能手机可以安装“听网”软件,用户只要在网上下载就可免费使用,目前多普达的一款手机已经预置了“听网”软件。[/color][/size]
[b][size=5][color=blue]  应用广阔[/color][/size][/b]
[size=5][color=blue]  在这之前, “听网”已经做了很多行业性的应用。2007年4月,闻言科技就与北京市市政管委会联合推出了“城管导听”系统。由于城管的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执行任务较为机动,指挥中心与城管之间的沟通很麻烦,以前是通过发短信,而城管员在行进过程中或在执行任务当中,根本没时间看短信,但是安装了导听系统之后,有一个快捷键,城管队员只要按下去便可以听到指挥中心的命令,便捷高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在开车途中,收听路况信息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移动增值服务。目前闻言科技正在联合北京移动研发“实时路况播报”产品,记者在日前结束的“2007中国国际通信展”上见到了该产品。[/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此外,他们还推出了 “京郊数字旅游”系统,整合了北京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通州地区相关旅游信息资源,开通“听网”-京郊旅游频道,为游客提供数字旅游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在行业应用之后,“听网”开始大规模地投放市场。从市场前景来看,互联网听觉服务这一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技术有着广泛的用户族群。[/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上班族无疑是互联网听觉服务适用的最大群体。目前上班族上下班主要消遣工具是MP3,而随着互联网听觉服务的产生,人们的选择空间将大大地扩展。[/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除此之外,这项服务也吸引了庞大的学生族群。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尝试性强,接受能力快,在他们看来,用耳朵在互联网上冲浪既新鲜又有趣,而“听网”也希望能为这一族群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研发人员们将为学生这个特定的用户群定制开发适合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专业栏目,以期吸引更多的学生用户。[/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同时,“听网”还将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厂家,推出盲人专用的上网手机,针对这部分用户群开发特定的频道,满足视障人群在工作生活中对信息的需求。[/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目前“听网”的用户在以每周超过3万的数量增长,已经超过60万,预计年底将会超过100万。[/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在汤海京看来,互联网听觉服务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平民化”,它丰富了人们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使人类与互联网的交互更加自然。[/color][/size]
[size=5][color=blue]  而从长远去看,互联网听觉服务将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目前,包括移动运营商、手机设备提供商等都对这一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多数现有的互联网盈利模式都将在“听网”世界中被复制。[/color][/size]

cxl921 2008-1-5 13:12

谢谢老大指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能听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