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评论:谈为什么电脑软件就应该比电脑主机便宜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8

评论:谈为什么电脑软件就应该比电脑主机便宜

概要:高昂的价格不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可以或者终究会拒绝它们。很多人抱怨一些软件价格贵,于是招来一种说法:“贵?人家花了多大的成本你知不知道?这叫物有所值。你舍得花几千块钱买电脑,就应该舍得花同样多的钱再买软件!”对于这种意见,本人不敢苟同。

首先我打消一些人的说法:“人家做他的生意,价格爱怎么定怎么定,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看看,如今房价那么高,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可以说。作为消费者,我当然可以。

软件业不同于制造业的地方,在于其产品就是一堆无形的比特。同一个软件,不管存储在什么介质(光盘,磁盘,U盘)上,价值都是相同的。甚至我们通过网络下载软件,连介质都省了。拷贝比特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无介质分发的情况下,一份软件的成本和一万份软件的成本几乎相同。就算通过介质分发,一张光盘的成本也就几块钱。

相比硬件制造业,一个硬盘的成本和一万个硬盘的成本相比,差距绝对是几个数量级的。

当然,我不是说软件就得几块钱一份。软件厂商总是在寻找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平衡点,以最大化利润。但是,既然销量(或用户数)增长不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增加,那么就应该将目标放在销量上。

当前很多免费软件就是这么做的。用户点击广告,厂商就相当于获得了软件费用。虽然单个用户带来的收入很少,但用户数一多起来,总量还是很可观的,盈利也不是不可能。Firefox 免费但 Mozilla 每年能收入几千万美元,就是靠的用户数。

另外,软件的这种特殊性质,为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了条件。厂商能够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利润,最终将软件成本消化掉。这在硬件行业是不可能的。越来越多的软件转向这种模式,是因为它比普通的“一次性”销售模式更进一步,在时间上发展“用户数”,将一个用户变成 5 个,10 个甚至更多。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软件行业不是一开始就采取这种薄利多销的方式,而且现在还有许多价格不菲的软件存在?早期软件价格都很高,是因为当年软件用户不多,互联网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能够极大的降低软件的分发成本。网吧出现以前,光盘是软件主要的分发方式,不少电脑杂志还附赠包含了各色软件的光盘。到了现在,我们获取软件的途径都是以网络下载为主了。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软件的用户。

如今价格高昂的软件还依然存在,这是一种传统的延续,而且还会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但是要看到,近几年的新软件基本上都摒弃了高昂的价格,按月收取低额费用或免费成了主流。而且那些昂贵的软件大都有了廉价的替代品,如今能够支撑它们高昂价格的,只有多年积累起来的,且正在不断被蚕食的优势地位。

想想看,成本为上百亿美元的软件都可以免费分发,一个软件真的必须卖到几千几万块吗?回到刚开始的说法,定出高价是厂商的自由,但我们要明白它的不合理性,明白它们不是将来的趋势,我们可以或者终究会拒绝它们。

PS:
1、既然讨论的是用户数,就应该考虑到有的软件用户数一直不多,比如一些行业软件。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2、我拿 Linux 做例子,有人会说它不赚钱。实际上,根据 IDC 的数据,2007 年全球用户用于购买与 Linux 相关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的费用,总计高达 210 亿美元。毫无疑问,Linux 的相关厂商是赚了钱的,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8
TOP

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国内许多人认为正版价格超出自己收入,就主观要厂商降到心理价,不然就去买盗版,这种心理是偷的心理,会损害软件开发的人,因为开发软件是一种知识的价值表现,买盗版就是不尊重,就象你写了本书或作了首诗人家觉得不好就骂,诋毁你,你的心里会好受吗?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eekfor0017 金币 +3 回复认真,鼓励! 2008-11-6 23:17

TOP

分析得不错,但是我们在使用软件产品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软件开发者的付出成本,这种劳动价值其实也是不菲的。

TOP

没有主体哪来的零件..打个比方.汽车为什么比汽车配件贵.很简单的道理.至于LS说开发者付出的成本.那开发电脑硬件付出的成本难道就小于你这些软件!

TOP

说这些都是空的,关键是大家都不够富豪.几千块够几个月的伙食费了.
商品价格跟生存价格相差太大的话,就不符合实际.价格高会卖不出去的

TOP

说到底,还是觉得软件这种数字式的产品让很多人觉得不值钱。

TOP

觉得值不值钱无所谓,关键在于违法付出的代价。

TOP

关键是钱少,而且,谁的电脑里没有几十个软件以上,什么都要收费的话,那

TOP

把软件作为电脑的配件这一观点作为前提的话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问题时这个结论本身就是谬误的
个人软件很多是这样的没错
请问下你用过面向企业的软件么?大型的数据库程序或者科学计算程序?
可以说很多的小型机都是为了某个软件而被买来的,不是因为有了机器才配怎么样的软件
层次是不一样的。
作为家用电脑用户来说真的无所谓,本来这种用户使用的软件也没什么值钱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eekfor0017 金币 +5 回复认真,鼓励! 2008-11-6 23:18

TOP

真是好文章,希望以后多多的发这样的帖子!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qiuxuan1030 金币 -30 恶意灌水--删除ID! 2008-11-8 12:27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