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消费股溃败或是“最后一跌”
○央行连续八周滚动开展逆回购
○稀土资源税从价计征税率提高
○IPO审核目前继续处于暂停阶段
○本周回顾:广泛发掘市场热点
【周末夜话】
消费股溃败或是“最后一跌”
----------
纵观A股历次大小底部,“强势股补跌”几乎都是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也经常被视作“最后一跌”的代名词。本周五,盘面上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食品饮料、医药、农林牧渔等前期强势的消费股出现大幅补跌。在2100点关口,“补跌”的大面积启动是否预示着下跌趋势已近尾声?
◆由于白酒、医药等消费股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因此补跌能否一次性到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旦补跌正式开启,那么在“羊群效应”的推动下,资金很可能会争相逃离消费股,引发“最后一跌”,底部构筑将步入末期。而对于周期股而言,由于经济底尚未探明,因此周期股难以获得大幅持续上涨的动力,如果仅为脉冲式行情,那么指数反弹高度存疑;当然,如果未来经济增速企稳回升,抑或政策放松力度加码,那么周期股有望获得提振,新一轮升势或开启。
【要闻精选】
央行连续八周滚动开展逆回购
----------
截至8月16日,央行于6月底启动的逆回购操作已连续滚动八周,累计交易量9160亿元。
点评:连续滚动开展逆回购操作说明央行已切准目前市场资金面平衡点,市场对于降准预期已下降。但若未来出现突发因素致使资金利率大幅上涨,央行仍掌握降准等非常规宽松手段主动权。
稀土资源税或从价计征 税率提高
----------
消息人士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稀土有望被纳入,税率会相应提高。
点评:此举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稀土资源保护力度,但对相关上市公司并不是好事。
【一目了然】
○截至16日,证监会网站已有1个月未更新IPO预披露文件,发审委审核新股的会议则已“歇夏”16天。
○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中国央行已经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开立额外特别银行帐户,投资股指期货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海外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月以非公开方式通知各商业银行,倘若银行预计开发商在一年内偿还债务有困难,应向开发商收取更多担保品,或让开发商出售建设项目或股份。
○泰格医药、长亮科技、金卡股份及龙宇燃油四只周五上市新股首日全线飘红,其中龙宇燃油大涨逾60%,泰格医药和长亮科技均遭遇两次临时停牌。
○消息人士透露,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和创新板有望年内正式推出,但具体时间尚无法确定。
【股海观澜】
银行股强势股“一上一下”暗示底部临近
----------
在持续的缩量阴跌之后,2100点的阶段底早已不再那么坚不可摧;近几天出现的强势股大面积补跌,更是不断挑战2100点阶段底的有效支撑。
不过,在这一艰难磨底的过程中,有两大特征值得关注:其一,指数在下行的过程中,步伐显著放缓,多数时候指数的单日振幅都极小,这显示出市场杀跌的动力已严重不足;其二,一直未成行的强势股补跌,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而近期反弹势头较好的银行股,则依旧发挥着独撑指数的作用,这“一上一下”的特征或表明短期指数下行的空间及步伐均有限。
【达人讲堂】
A股市场是“称重机”吗
----------
巴菲特非常喜欢引用他的导师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是一台称重机。”
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这需要明确两个关键点:第一,巴菲特所说的长期是十年。他认为,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第二,称重机给公司称的是公司经营业绩,也就是盈利。
选股的关键是找到未来10年盈利大幅增长的优秀公司,而过去10年高增长往往并不代表未来10年能够继续高增长,能够看透不确定的未来才是真正的赢家。
【本周回顾】
广泛发掘市场热点
----------
本周市场结束反弹,沪指再探2100点,但结构性行情仍在演绎。本周“中证快报”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为投资者广泛发掘市场热点。
周一发布“传感网规划获批利好无锡当地公司”,重点推荐个股太极实业、长电科技第二日涨停;同日发布“三代玉米粘虫蔓延刺激农药股普涨”,相关农药股表现突出。周三发布“国家级兰州高新区即将获批”,兰州民百连续两日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