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重要会议前都不会有IPO批文放行
核心提示:目前有99家拟上市公司过会后仍未拿到发行批文,其中84家是今年过会的。
原标题为:发审委报道:发行批文除了等待就是等待,超过11月需补财报,会后重大事项纰露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于发行人来说,如今最需要习惯的一件事就是等待。北京某保代感叹。即使是闯过发审会的企业也依然处于焦灼之中,因为发行批文空窗状态持续近两个月。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8月31日之前,一般每7天均有2至4家已通过发审会审核的企业被放行进入发行环节,但8月31日至今,没有一家已过会公司拿到发行批文。“不仅是初审和发审会,发行批文也已全面收紧。”上述保代说。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得知,下个月重要会议之前都不会有批文放行,监管层非常谨慎。
令发行人和保荐人焦灼不安的是,2012年马上就有结束,而今年经济形势不好,不少公司业绩面临下滑危险。“明年年初需要二次上会的情况会比较多。”上述保代认为。
99家公司等待批文
据记者统计,目前有99家拟上市公司过会后尚未拿到发行批文,其中有84家是今年过会的。
在上述84家今年过会但未被核准发行的公司中,过会时间最早的是厦门精图信息,2012年1月12日就已过会,至今已超过9个月。最晚过会的是北京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8日过会。而5月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家数最多,共32家,占比38%。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在过会后,如果是无条件通过,即没有发审委意见需要落实,则可进行封卷,但多数属于有条件通过,因此封卷工作在落实发审委意见后进行。
李立(化名)是一家北京创业版上市公司的董秘,他等了三个月才拿到发行批文。“即使是过了会,也依然不能放松警惕,”他回忆道。“落实发审委意见的,企业和保荐人可以先跟当地的证监局沟通,由当地证监局跟会里解释,也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预审员。如果涉及到土地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则需要补充相关的财务和法律材料。如果会里对新的业务模式仍有所疑问,可能需要多次反馈,甚至再次到会里解释。”
深圳一位资深保代提醒记者,拟上市公司在过会后、核准发行前,还有一个会后事项环节,如果出现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应予披露的事项,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按规定向综合处提交相关说明,综合处接受相关材料后转审核一处、审核二处,两名预审员按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如果“会后重大事项审核”阶段出现纰露,则有可能需要重新过会再审核,即所谓的二次上会。
上述深圳保代也表示,受经济形式和行业环境的影响,接下来会有不少企业会因为业绩变化面临二次上会的可能性。
“目前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业绩的变化,跟会里保持沟通,做好解释,如果下滑幅度不是很大,比如说20%左右,尚未达到50%,而且是受整个行业形势的拖累,会里也不会过多为难。”上述深圳保代说。
记者多方了解得知,在今年年初,一般过会企业1-2个月就能拿到发行批文,如果超过3个月,则可能遇到问题,不过目前3个月拿到批文已经算比较幸运的。
海通人士透露:“公司4月有几个项目过会,现在还没拿到批。”
辽宁益康生物、北京光环新网科技、昇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务、江苏斯菲尔电气、上海北特科技就是海通证券[8.74 -1.58% 股吧 研报]的项目,保荐代表人是赵春奎、苏海燕。“补充财报时间要求是6+1,就是说资料在7个月内有效,过了7个月就要补财报。如果11月重大会议前不再给发行批文,这些4月过会尚未核准发行的公司就需要补财报。”上述海通人士说。
在漫长的等待当中,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能做的,除了关注业绩变化,落实发审委意见,就是为接下来的推介做准备。“谁都不知道批文什么时候能下来,所以要提前为发行做好准备,以免错过发行时机。”上述北极保代说。
“有的发行人为了早点拿到批文甚至给综合处的打字员送礼,希望能尽快打好批文交给领导签字。”上述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