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喜马拉雅山脉,去看那里的雪山湖泊,去看那里贫穷的人们真诚的笑脸,去找儿时对这个世界的感应。
尼泊尔到处都是这种很可爱的小旅馆,房间不多,但从前台到房间都很温馨。
Sacred Vally Inn门前的小走廊
“濒临坍塌的桥!”。冷汗........不停地滴......然后,我们回加都的时候又从桥上过了一次.........
仔细看,左边的就是雪山,这是第一次出现,虽不清晰,也着实让我们毫无防备。
博卡拉的旅馆Hotel Grand Holiday,走廊上搁着花盆。尼泊尔民居很喜欢种花,尤其喜欢鲜艳的花,种得都很漂亮。他们对色彩的喜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苦行僧的色彩,居民楼的大胆涂色,鲜艳的花,女人的纱丽......
傍晚云层散去,鱼尾峰出现在天边。
每一次看见鱼尾峰,都有一种畏惧感。
清晨的费瓦湖
安纳普尔纳注视下
雪山在云中微笑地看着玉一般的费瓦湖。
遇到的婆孙俩
虽然和平塔不是主要目的,但塔还是要看的,白塔在蓝天的映衬下。
傍晚时分,泛舟费瓦湖上,夕阳渐晚,风光无限。
夕阳中金色的圣洁
站在了Sarangkot(萨朗科特)最高处,看着远处静谧的安纳普尔纳群峰。
近景
第一抹朝阳
醒来
此时的太阳
山顶有驻兵,这个小房子大概是个小库房吧
注视
雪山不是用美丽或是壮观能形容尽的。我一直没回过神来。我真的看见雪山了吗?从未想过能这样看见雪山,看见珠穆朗玛山脉。他们仿佛巨大的神一般隐藏在云中,云散去的时候他们便俯瞰这世界,或者是让人间有幸仰望他们片刻。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怎么能没有信仰,怎么会没有信仰,信仰应该是不由自主的。
白天大部分时间,他们都隐在云上,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才会与太阳的起落一同示人。朝阳和霞光与之仿佛神之间的对话,不受任何打扰,默默地对视与交流,除此之外,全部归于静谧。
恨不能一直守在这里,看每天的太阳与雪山同起同落。
山顶上如画般的人儿
巴德岗和帕坦,作为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这两座加德满都山谷的市镇有着比房屋还多的寺庙。从杜巴广场的大型寺庙皇宫群,到街道中央的石板地上一座半米高的佛像;从每天清晨必进行的祭拜,到经过挂钟的人们自觉的诵经,再到夜幕降临后广场上自发的围坐祈祷,信仰无处不在,平和无处不在。
这样的地方不需要申遗,他自然而然就是世界文化的瑰丽遗产,自然而然就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而这里的人们不在意这些,他们每天的市井生活与佛祖与寺庙同在,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这里的人们
羞涩的小女孩
水槽,当地人生活用水的来源
唐卡艺人
广场上的老婆婆
学生
Hotel View Point可爱的露台
在层层压顶的乌云下,和离谷地不远的白云上的那一片狭小的空间里,看见了“排队”的巨人。
近景
昌古纳拉扬不大,其实像一个小院落
祈祷?讲经?
煮食?
婚礼?
佛眼,一直都注视着人间
看,右下角亮丽的苦行僧
警觉的廓尔喀士兵
加都杜巴剪影
活女神庙(库玛丽神庙),是加都杜巴的一大看点,不仅因为它精美的木雕,还因为活女神本身。
乍一听活女神,我以为是人民将女人残忍地献祭,后来知道只是选择一名幼女送入库玛丽神庙让我们祭拜,从此不再出来,直至女孩12岁。然而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残忍。
尼泊尔有不少关于活女神作为女神时或回归正常人后的生活的书籍。选择活女神的程序与西藏选班禅的类似。
几年前,活女神会不时地从庙上的小金门里探头出来供人们祭拜,后来因为其监护人提出的降低杜巴门票的要求被拒,女神一起之下便罢工了。
尼泊尔的寺庙,不得不说的特点...........
湖边咖啡馆的小路
博卡拉街道
连绵雪山,不知哪一座是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