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景致唯美] 百间楼[58P]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百间楼[58P]

    百间楼位南浔古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隔岸沿河蜿蜒而建。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排列错落而不杂乱,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了骑楼式的长街。清一色的马头墙、琵琶式的山墙让纯正的江南味道彰显出来。沿河走来,看这如画的河廊,充分地利用了空间,显得很有层次。没有浮雕,也没有壁画,但你站在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精巧的杰作。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保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是至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以门面百五十四,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徐迟先生在长篇叙事“诗”中,锁定了“水晶晶”这个诗眼。那么“水晶晶”南浔这篇世人吟咏的美丽诗篇里,谁该是她的诗眼呢?肯定是百间楼!也是江南小镇中最富水乡特色的街巷。时间苍老了百间楼。然而,百间楼依然美丽,时间也使百间楼变得更加金贵。有缺憾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言说百间楼的美是无穷尽的。

两个人,如若私奔,请去往西塘;如若生活,那么就留在南浔吧。细细寻找随着岁月逝去的古风遗韵,慢慢品味在此曾发生的吉光片羽;走进百间楼仿佛进入数百年前的历史,人的心绪也会变得如同这些古老楼房般的温存和惆怅。望着那雕刻精致的“牛腿”,抚着那柔情似水的“美人靠”,一幅当年女眷们临窗拨弦弄箫的闲适图画浮现在眼前,当然背后还有怨妇的叹息。楼的底层均有披檐,檐下河廊轻巧通透。让人立即感受到枕河人家的江南乡韵味。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河埠头随处可见。这儿的建筑文化精美、大气。运河河面宽阔,空气清新,家家户户开着门,决没有城市里喧嚣闭塞的感觉。粉墙黛瓦有风情,百间楼边水清涟。蜿蜒两岸四百米。连屋傍河的廊檐,与西塘古镇的“烟雨长廊”有着相同的曲折、婉约韵味。

寻常巷陌,最适合怀旧。枕河人家的屋子没有高深的宅院,唯有精致的小天井、雕花的门窗、古朴的厢房;白灰墙、八仙桌、及窗台上瓷花盆里种的兰花,拾掇得干干净净,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老街上的石板路有些湿滑,水洼里有老宅如镜像般的倒影。“枕河”两个字既形象又写意。如若住在临河的房间,推开窗,听闻鸟语花香,细数雨落在河面上漾开的涟漪,世间安静。这时候,我想用“枕河听雨”来描述是恰到好处的,如同江南的吴侬软语,细腻,波澜不兴。两岸居住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在这条亲近的河水里浣衣、洗菜、濯什物。他们踏上河埠,下到石阶的最下层,把生活的点滴污浊简简单单地交给这面河水,再让这条河带给他们清纯的希望。河水波澜不惊,宁静如一面澄澈的大镜子,那些错落山墙、檐廊木柱、拱形洞门、傍河绿柳一一倒映在水面上,层叠的楼影也变得迷幻空灵;整个画面色彩斑斓,恬曼清幽,其浓淡相宜

百间楼完整地保留了明朝以来传统水乡的民居风貌,没有过多现代元素的侵蚀,才使它更具有一种朴素的历史感染力,具有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生命的原生态活力,也具有了悠远时光积淀之下人们情感蕴散出的温润、窖藏的芬芳。徜徉百间楼的廊檐内,分明就是穿越了时空,像一只失散的鸟找到了淳朴、踏实的巢穴,得到绵长岁月无言而巨大的抚慰,于时间深处弥合了精神的创伤。

百间楼一带现在仍然是居民集中的住宅区,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汽车喇叭声,四周都静静的,只见圆形门洞下有人来来往往,偶尔有一辆助动车从百间楼的廊下驶过,也将油门调得小小的,声音轻轻的,轮子缓缓的,就是在河边廊下交谈的老人们说话的声音也是轻轻的,柔柔的,就怕会打破宁静一样小心翼翼的。

沿着河边倘佯在几百年前铺成的青石板小路上。旁边的老房子粉墙早已斑驳,屋内光线昏暗,木门闭合有着“吱吱”的声响,几个老人坐在河边,河埠头有女人在浣衣。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金色涟漪,又被浣衣女人激起了波浪摇得粉碎。娴静无忧的江南女子,即便是在河埠头浣衣、洗菜或居家,都习惯穿着高跟鞋,从那临水的拱门下走出,给人以清婉隽秀、庄美素雅的美感,身后传来鞋跟点在石板上的“嗒嗒”声,飘过,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嗒嗒”声进入另一条小巷,渐渐远去。深深的古宅,散发着无尽的幽思。“夹岸珠帘风宕漾,春波影泛百间楼。”夜晚徜徉在青石板路上,拂着明媚的晚风,看着枕河人家里透出橘黄色的灯影,远离城市喧嚣,品味独一无二的静谧。

居住在南浔的百间楼的人们:依旧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静谧而缓慢地过着日子;依然保留着依水而居的生活习惯。那里的人们真正意义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过度张扬的声息都被面前宽厚的河水吸纳进内心深处去了,再不可能泛起。



粉墙黛瓦饶有风情



百间楼边水清涟涟



连屋傍河的廊檐



层层叠叠的楼影



浣衣的江南女子



河水荡涤了污浊,带给她清纯的希望





柔情似水的“美人靠”



小桥流水绿映成趣



波澜不惊



.“留荫庐”



点在石板上的“嗒嗒”声



屋檐相连、沿河而居



夹岸珠帘风宕漾,春波影泛百间楼。



传承原生态的生活习惯



独一无二的静谧



枕河



卷洞门轻巧通透



栅桩桥







摩登女依然河边浣衣



东惠桥



寻常人家



.“云水谣”客栈之一





南浔的小溪





临水而居





别有洞天



.“廊桥遗梦”







锦溪古镇——“茶”







廊坊



菱荡湾



水美,巷幽







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掠入水巷



细水蜿蜒



长廊饭店



骑楼、廊坊、街市穿插错落





一溪穿镇而过



溪流家家户户



水巷





美人靠



细水蜿蜒



琴房



留声机



她从古镇走过



桥下风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TOP

南方的传统建筑就要有这种自然的安静才醉人、、

TOP

想起了威尼斯,水上之城,人民生活安逸幸福。

TOP

百间楼,漂亮啊,每家都一个河边台阶。生活用,很方便,洗衣。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发大水了,就不好,危险,

TOP

这么苍凉的建筑住着现代人,真有趣。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