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开了一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由于我那时还不算老,车子也刚跑了三万公里,正是好用的时候,所以很多长途任务都是我和三菱在跑,也就在那几年我跑遍了广东的各个县市。
那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到本县山区出差返回单位,我们头儿也在车上,当车行驶到205国道的一个小山坡上的时候,仪表盘上的汽油警告灯亮了,我并没心慌,因为我知道前面不到十公里的一个小镇上有加油站,这点油足够了。
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发动机突然熄火了,我又打了两下马达没反应,只好停车,停下车来按照平常学的故障诊断方法检查。
首先检查点火电路,我打开引擎盖子,把高压线拔下来,让车里的同事打马达,那高压线上的蓝火化“啪!啪!”窜出一尺多长,看来点火电路没有问题。
紧接着检查油路,从化油器上拔下进油胶管,再让同事打马达,油管里居然不出油,看来是油路的问题。
我赶紧探头在发动机两边找汽油泵,没找到,我发现油管直接通到大梁上去了,这才反应过来,这车用的不是原来那种装在发动机凸轮轴上的机械式油泵,而是装在后面油箱上的电子式油泵。
我又顺着油管在大梁的外侧找到了汽油滤清器,把汽油滤清器卸下来,用嘴对着进油口吹一吹,没有太大的阻力,我从车上拿下化油器清洗剂,把清洗剂的细喷管插进汽油滤清器的进油口喷了好一会儿,又用拇指和食指堵住汽油滤清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然后使劲的晃动,最后把进油口向下倒出清洗剂以及清洗下来的杂质,发现也不是太脏,再吹一吹,畅通无阻。装好汽油滤清器再试,还是没有油,看来是汽油泵的问题了。(这一段是汽油滤清器脏物堵塞后的急救办法)
太阳慢慢的升起来了,温度急剧升高,大家开始冒汗了。我一看公路前面十几米远有个岔路口,岔路是个很长的缓坡,向下约四公里通往的一个镇政府,那里的一个副镇长我们都认识,于是和领导一商量,决定去那儿。
大家把车推到岔路口,然后顺着缓坡往下溜。因为发动机不工作了,所以没有方向液压助力和液压刹车助力,打方向盘觉得很重,踩刹车更重,方向还没有太大问题,我使劲搬方向盘就是了,我担心的是刹车,踏板阻力很大且明显反应迟钝,万一有紧急情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我挂上一档,踩下离合器踏板,车速溜快了,我就松一松离合器踏板,用不转的发动机牵制车速,挺管用,自己也做好了准备,车速控制在二十公里以下,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就拉手刹车。
车子滑到了镇府门口,出来几个同志,帮着我们把车推到了院子里。我让领导和同事去休息,我开始修车。
我用扳手拧开螺丝打开后备箱底板,发现油管直接由上而下通进油箱里,看样子电动油泵就装在油箱里,我借鉴在部队的时候学的听诊发动机故障方法,打开点火钥匙,拿了一个长起子,一头抵在油管帽上,另一头抵在耳孔处,听不到一点声音,看来电动汽油泵根本就不工作,确定汽油泵坏了。赶紧给领导报告,领导立刻打电话给家里,让家里的同志赶紧买一个新油泵托人捎过来。
领导打电话,我开始卸油管帽,一圈六个螺丝,由于都生锈了卸起来很费劲,最可恶的就是有一个螺丝根本就拧不动,连螺丝帽上的十字形孔槽都拧滑了也卸不下来,我一生气在院子里找了半块砖头当榔头,用砖头和大起子把那螺丝帽冲了下来,拔出油管和电动汽油泵之后,我用钳子把那个冲掉螺丝帽的断螺丝拧了下来。
忙到中午,在镇府吃了饭,大家又休息了三个小时,县城的班车回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新油泵,我赶紧装上,一试,好了!
但那个断螺丝的螺丝孔没办法,到处都找不到相同的螺丝,可恶的小日本,弄了一个非制式螺丝,我们找到的螺丝不是丝踞相同直径不同,就是直径一样丝踞不同,浪费了一会儿时间,最后我一看,这螺丝孔也不能亮在哪儿啊,会有脏东西掉进油箱里的,于是嚼了一块口香糖,按在螺丝孔上堵住,回家了。
回家后,去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找油箱帽螺丝,顺便问一个老师傅这种故障的原因,那个老师傅问我:“你是不是经常开到汽油警告灯亮起才加油?”我回答:“是啊,几乎每一次都是这样的。”那老师傅说:“这就是了,油箱里的油快干了,电动油泵往外抽油的时候很费劲,把油泵憋坏了。”我再问具体原因,老师傅指着我手里的那个坏了的电动汽油泵说:“小日本的汽油泵外壳都是用铆钉铆死的,里面不是塑料零件就是橡胶零件,根本修不成,具体原因我也说不清”。
我拿着坏油泵进了钳工间,找了个钳工师傅借榔头和凿子,想把汽油泵外壳上的铆钉卸下来看看里面损坏的原因,一个钳工师傅对我说:“你用砂轮把铆钉磨掉就行了,用不着那么费劲。”我用电动砂轮磨掉了铆钉,故障原因大白天下。
观察发现,电动油泵内有一个一号电池大小的线行电机,这种电机运行方式和转子电机不同,通电后不是旋转,而是电机中心有一个活动件(不知道名字)作往复直线运动,活动件下面连了一个铅笔芯粗细的橡胶拉杆,橡胶拉杆下面带了一个小活塞泵油。打开电动汽油泵后我才发现是橡胶拉杆断了,所以就不泵油了。
结合前面那位老师傅的话我明白了,当油箱里的汽油快要用完的时候,由于汽油的液面降到了低点,造成汽油泵抽油的负压增大,电机不断拉伸橡胶拉杆,造成橡胶拉杆的拉伸变形,特别是在冬天,这么大的负荷,肯定会造成橡胶件过早疲劳断裂。后来我又在汽车修理厂拆卸过两个电动油泵,虽然车型和油泵类型不同,但里面的构造大同小异,损坏原因也都是橡胶拉杆断裂。
从此以后,我一般都是看到汽油表上的油量到了最后半格就加油,一直到我开的“三菱帕杰罗”给别人开了,行驶里程达到十一万公里,从未出现过这种故障。
我的教训,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