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易员称,央行周二上午在公开市场开展1000亿元正回购操作,期限28天。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780亿元,央行周二操作后,本周公开市场已提前锁定至少220亿元资金净回笼。此前三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别净回笼1600亿元、700亿元、400亿元。考虑到本周四仍为例行操作日,本周公开市场回笼量有望超过前两周水平。
市场人士表示,春节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主要缘于节后现金回流和外汇占款增长,目前来看,现金回流过程已经结束,外汇占款增长在本轮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和交易波幅扩大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这两项因素的支持由有到无、由强转弱,意味着流动性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不过,考虑到外汇占款增长大趋势依然可期、央行调控手段更趋完善,未来资金面仍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汇率波幅扩大反而可能会带来利率波动的下降。
17日质押式回购市场上,从隔夜到3个月期的回购利率均不同程度走高,隔夜加权平均利率小涨2BP至1.86%;7天利率小涨约6BP至2.66%。18日,这两项资金利率分别开盘于2.00%、2.65%。(中证网)
中国2月新增外汇占款1282.5亿 新增量创5个月新低
2014年3月18日,据央行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止2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91959.95亿元,较1月末的290677.49亿元增加1282.46亿元,是去年9月份以来新增外汇占款最低的一个月。
随着2月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和贸易逆差,2月份外汇占款减少是市场预料之中的事。而汇率波动区间扩大后,外汇占款也可能减少。
央行3月15日公告,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报告认为,日内波幅区间的扩大增加了热钱套利的难度,会导致部分套利需求减退。去年以来,外管局以及海关严厉打击虚假贸易,外管局出台了20号文和44号文,热钱通过特殊监管区贸易流入已经有所减少。在普通贸易项下,近期铜融资以及铁矿石融资受到银行收紧资金以及价格下跌,也受到较大冲击。加上汇率日内波动区间的扩大以及人民币中短期内走势的不明朗,套利资金面对较大波动的汇率敞口,套利难度上升,如果锁定汇率风险,则套利利润也会减少。
除了套利需求减弱外,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资金结汇也会变得比以往谨慎,可能不急于结汇,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占款可能明显下降。今年2月份外汇占款较1月份明显减少,中金认为3月份的情况可能也不乐观,目前经济环境与2012年4月份比较类似,而且面临比当时更大的挑战,当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后,外汇占款持续减少,今年的情况可能也类似。
外汇占款的减少会导致银行外生性存款的减少,对超储率和存款的形成都有负面影响。虽然央行可以通过投放货币来对冲其对超储率的负面冲击,但无法对冲对存款的负面冲击。目前中国的货币和金融环境是“宽资金、紧存款”,多的是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超储资金,缺的是负债端普通的存款。这次日内波动区间扩大后,可能更进一步加深这种“宽资金、紧存款”的局面,资金面看似较松,却不容易扩张银行对贷款和债券的配置需求。(华尔街见闻)
央行密集出拳“降温”互联网金融
“中国支付市场可能是全球最浮躁、最喧闹的场所。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试探监管者的定力与智慧,试探‘跨界经营’的各方反应,也试探中国支付业的承受力。”3月13日,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一席话让不少业内人反思。央行正出拳给这个“浮躁”的市场“降温”。
3月初,央行向支付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要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3月14日,央行一纸通知下发到支付宝、腾讯手中,暂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业务。
始于去年下半年的这场互联网金融盛宴,遭遇急刹车。业界纷纷猜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观察期就此结束。
原因二维码支付不安全?
叫停虚拟信用卡及二维码支付,央行给出的理由是安全性待完善。有报告显示,通过二维码传播恶意程序的比例在2013年增长迅速。
上周,央行一纸通知搅乱了阿里、腾讯、中信银行的计划。原本,阿里、腾讯分别与中信银行合作的虚拟信用卡将在本周上线。同时叫停的还有二维码支付,这是更为致命的一击。阿里和腾讯此前已为此不计成本地烧了数十亿元,最热闹的就是嘀嘀与快的打车软件之争。
据了解,目前红旗连锁超市已叫停二维码支付,新世界百货(指香港新世界)暂停新推其“微乐付卡”,其他一些业者则处于观望状态。
“安全性有待完善”是央行给出的理由。“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维码到底有多不安全?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通过二维码传播恶意程序的比例在2013年增长迅速。这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码应用越来越广泛,扫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手机用户的日常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多数二维码扫描工具并不具有识别恶意网址的能力,只是简单将二维码翻译成网站地址。
银行人士表示,线下收单业务应严格遵守《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但是通过线下条码的支付方式,将线下业务变为了线上交易。线下支付有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对消费者的保护也较为完善,但线上这方面目前还存在不足。
银联表示,这种做法破坏了我国10多年艰难形成的安全规范的支付体系,给包括拉卡拉等200多家其他收单机构造成冲击,迫使他们要么同样不守规矩变成支付市场的“坏孩子”,要么坐以待毙成为受害者,造成“老实人吃亏”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格局,这也是近年来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早就应当规范。当前央行叫停的做法,应该说是完全正确的。
背景中小第三方支付依赖银联
叫停得到了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银联的支持。这些无法与支付宝、腾讯在线上支付上抗衡的支付公司们为了不被灭掉,选择了跟银联合作。
这一次支付宝和腾讯两大线上霸主显得有些孤独。央行的政策得到了除支付宝、腾讯之外的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及银联的支持。除银联表示“停得及时、停得正确”之外,易宝支付、随行付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也认为应该“慢下来”。
二维码支付打乱了收单市场现有的市场格局则是关键。
2013年2月25日,执行了近10年的刷卡手续费开始调整。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商户刷卡手续费费率降至1.25%、0.78%、0.38%。
“线下POS机严格执行着发改委的这一规定,但将线下业务变为线上业务的二维码支付则绕开了这层监管。由于线上支付领域没有统一定价规则,支付宝凭借其有存款优势给出的价格更低,而现在微信”杀入“线下更导致手续费可能降至0,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别说赢得市场,就是生存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透露。
无法抗衡支付宝、腾讯在线上支付霸主地位的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们选择了跟银联合作。
一位第三方支付高管表示,现在无卡支付的替代效应发展很快,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银联。银联要是靠不上,就只好自己去拼命了。在新兴支付领域,他们这些第二、第三梯队的第三方支付与银联在同一条船上,都不希望被革掉。
另一家公司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不希望被支付宝或微信给灭了,我们自己再造一个支付宝或者微信不可能,只能抱团依赖银联”。
支付宝人士对这样的联盟并不赞同。该人士表示,硬件设备的支付模式并不是未来支付的方向,投入成本大、收益低,为了保留现有的利益格局而扼杀创新支付并不可取。
但硬件派有着自己的理由。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的支付公司要做的事情,包括银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支付的简单性和安全性上找一个平衡点。
“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大家应该共同做大市场蛋糕。但现在是线上的支付宝、腾讯不断抢走线下市场,而没有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这样的零和游戏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支付公司和银联都应该坐下来好好规划一下线上业务。”易宝支付CEO唐彬表示。